近日,一位20歲的小伙子因“獵奇心理”,在朋友的慫恿下,聽信“生吞蛇膽強身健體”的說法,吃下了一枚新鮮蛇膽。

短短幾小時后,小伙便出現劇烈腹痛、水樣腹瀉,并伴有劇烈腹痛,被緊急送往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治療。

檢查發現:白細胞、轉氨酶升高,糞便中檢測出寄生蟲卵,最終確診為寄生蟲感染合并急性肝損傷。

經過驅蟲、護肝治療,小伙才逐漸脫離危險,但仍需長期觀察肝功能恢復情況。

這個案例為大眾敲響警鐘:看似“野生滋補”的民間偏方實則暗藏致命風險

生吞蛇膽:一場危機四伏的“冒險”

許多人認為蛇膽有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甚至將其奉為民間偏方。然而,現代醫學早已證實,蛇膽不僅沒有神奇療效,反而可能成為“毒藥”:

?寄生蟲感染:蛇類常攜帶裂頭蚴、鞭蟲、蛔蟲等寄生蟲,蛇膽一旦被生吞,幼蟲會在人體腸道內寄生,引發腹瀉、腹痛、腸梗阻,甚至鉆入大腦、眼部,造成不可逆損傷。

?毒素中毒:蛇膽含有膽汁毒素、組織胺等有害物質,會直接刺激胃腸道和肝臟,導致劇烈嘔吐、腹瀉、肝功能衰竭,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細菌污染:蛇類生存環境復雜,蛇膽易被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污染,食用后引發急性腸胃炎。

這些“民間偏方”,千萬別信!

除了蛇膽,還有許多“偏方”暗藏風險:

?生魚膽:毒性極強,一顆魚膽即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活蝌蚪:易感染裂頭蚴,引發腦膜炎;

?生吞蛇血:可能感染出血熱病毒或寄生蟲。

健康提醒:科學養生,遠離“毒偏方”

1. 拒絕生食:任何未經高溫處理的動物內臟、血液、肉類,都可能成為健康殺手。

2. 相信科學:若需調理身體,應咨詢正規醫生,避免輕信無科學依據的民間說法。

3. 及時就醫:出現腹痛、腹瀉、發熱等癥狀,切勿拖延,立即前往醫院檢查治療。

生吞蛇膽的悲劇并非個例,每一次僥幸嘗試,都可能讓健康付出慘痛代價。記住:真正的養生,是遠離獵奇,選擇科學、安全的生活方式別讓“偏方”成“奪命符”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 李雅冰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 李雅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