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身體也開始“鬧脾氣”,時不時給你點“小驚喜”。咱們這身體啊,也得定期“檢修檢修”。別等到健康“罷工”才后悔!畢竟,健康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老鐵”!這篇老年人體檢指南,帶您輕松了解哪些檢查不能少、如何讓身體“老當益壯”。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老年體檢項目清單
1、基礎檢查
三高監測:血壓+血糖+血脂
通過綜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心血管功能等。檢查甲狀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可以排查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老年人群甲減的表現常見為畏寒、乏力、嗜睡或失眠、沮喪、記憶力減退等。
腹部超聲:檢查肝臟、膽囊等腹部臟器,從而發現是否有腫瘤、囊腫、結石等疾病。
2、心腦血管防護盾
心電圖:常規做,必要時加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
心臟彩超:如果把心臟看成一個房子,心臟彩超主要看房子的結構有沒有問題;而心電圖是看房子里電路有沒有問題。
頸動脈超聲**:**查頸部血管斑塊,根據斑塊的嚴重程度判斷患者卒中的風險。
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可預測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3、骨骼保衛戰
老年人要避免“致命”骨折,牢記“防跌倒+治骨松”
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骨質疏松的“檢測儀”。
25-羥基維生素D檢測:維生素D調節鈣代謝,缺乏會導致骨骼系統受損,從而導致脆性骨折的高風險。
4、癌癥篩查警報器
肛門指檢
能夠判斷距肛緣7—10cm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可發現腫瘤、痔瘡及各種損傷。
彩超:包括乳腺彩超、甲狀腺彩超、腹部彩超。
胃腸鏡:是消化道早癌篩查的最佳方法。
低劑量肺部CT:吸煙者包括長期接觸二手煙、廚房油煙者等高危人群每年必做。
腫瘤標志物:如AFP、CEA、PSA和CA125分別是肝癌、消化道腫瘤、男性前列腺癌、女性卵巢癌等腫瘤標志物,如腫瘤標志物有異常,可進一步檢查。
65歲以后,如果宮頸細胞學檢查仍是陰性,則可以暫停宮頸癌的篩查,但是乳腺和消化道腫瘤的篩查則仍需繼續。
5、感官系統檢修
眼底照相+眼壓測量:是青光眼、黃斑變性的“偵察兵”。
聽力測試:一個“耳背”的人癡呆風險也大大增加。
6、腦健康評估
簡易智能量表:MMSE、MoCA等篩查認知障礙。
β-淀粉樣蛋白、頭部磁共振。
老年人體檢有哪些注意事項?
1. 慢性病藥別停
空腹≠不能喝水,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檢查需要空腹,但體檢前喝少量白開水沒問題,降壓藥等慢性病藥千萬別停。
2. 帶好病歷和藥物清單
如果有慢性病或正在服藥,帶上病歷和藥物清單,方便醫生參考。
3. 穿著舒適
體檢當天穿寬松、易穿脫的衣服,避免穿緊身衣或復雜裝飾的衣物,別戴金屬飾品。
4. 心理放松
體檢前不要過度緊張,保持平常心。
5.家屬陪同
建議家屬陪同,尤其是行動不便或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
6. 及時溝通
體檢時如有不適或疑問,及時與醫生溝通,不要隱瞞病史。
三、健康小貼士:體檢后如何“查漏補缺”?
1. 看懂體檢報告
拿到報告后,仔細閱讀,重點關注異常指標,及時咨詢醫生。
指標箭頭≠生病:結合個體差異。如血脂尤其要關注低密度脂蛋白(LDL-C)。
腫瘤標志物高≠得癌:需配合影像學、胃腸鏡等檢查。
骨量減少別慌:及時補鈣+維生素D+抗阻力訓練。
2. 調整生活方式
根據體檢結果調整飲食、運動習慣,比如高血脂患者少吃油膩食物,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分攝入。
3.建立健康檔案
每年做一次全面體檢,如果有異常指標,按醫生建議定期復查,不要掉以輕心,連續性追蹤。
4. 保持樂觀心態
健康體檢是為了更好地了解身體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要過度焦慮。
總之,體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更得重視!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健康長壽,樂享晚年!
老年人體檢,不是“找病”,而是“防病”!
來源: 胡醫生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