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曉婉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副主任護師
門坤珍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薛 穎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審核:翟笑楓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在眾多傳統養生療法中,艾灸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許多人養生的首選。那么,艾灸究竟是什么?它為何能為我們帶來溫暖與健康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解鎖艾灸的奧秘吧!
一、艾灸:源自自然的神奇饋贈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艾灸,作為中醫傳統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利用艾葉(艾葉富含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活性成分)這一自然界的饋贈,經過精心挑選、晾曬、加工,制成艾條或艾柱,通過燃燒或懸灸溫熱刺激人體特定穴位,激發人體經絡之氣,調整陰陽平衡,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艾灸并非萬能療法,不應盲目選擇或濫用。鑒于每個人的體質和健康狀況的差異,在進行艾灸之前,建議咨詢專業的中醫醫師或艾灸師,以確定最適合自己的艾灸方案。
二、冬季艾灸: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
冬季是陽氣內藏、陰氣外盛的季節,人體易受寒氣侵襲,導致氣血凝滯、經絡不暢。艾灸以其溫熱的特性,能夠溫通經絡、散寒除濕,有效緩解冬季常見的感冒、咳嗽、關節炎等癥狀。同時,艾灸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身體抵抗力,為冬季健康保駕護航。
三、冬季穴位推薦:選對穴位,效如桴鼓
1. 體質偏寒者 艾灸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位,可溫陽散寒、增強體質。
2. 易感風寒者 艾灸大椎、風池、肺俞等穴位,可祛風解表、預防感冒。
3. 關節疼痛者 艾灸阿是穴(痛點)、足三里等穴位,可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四、冬季艾灸的謠言:謠言止于智者,艾灸真相大白
冬季艾灸備受追捧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謠言和誤解。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艾灸,以下總結了一些冬季常聽到的艾灸謠言。
謠言一:冬季艾灸越熱越好
辟謠:艾灸時的溫度需要適中,過熱可能會灼傷皮膚,甚至引發感染。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舒適溫熱的刺激感,讓艾葉的溫熱力量逐漸滲透到體內。因此,在進行艾灸時,一定要控制火候,避免過熱。
謠言二:艾灸后不需要特別護理
辟謠:艾灸后,人體毛孔會打開,特別是冬季,氣溫較低,艾灸后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時,艾灸后人體易出汗,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保持體內水液平衡;另外,有些人艾灸后還可能出現一些反應,如皮膚瘙癢、紅腫等,這就需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減輕不適感。
謠言三:艾灸只能用于老年人,年輕人不需要
辟謠:艾灸并非只適用于老年人,年輕人同樣可以通過艾灸來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年輕人也面臨著亞健康狀態。艾灸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質量等。因此,年輕人同樣可以受益于艾灸。
謠言四:艾灸只適合冬季進行
辟謠:雖然冬季是艾灸的旺季,但艾灸并非只適合冬季進行。事實上,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艾灸,只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穴位和灸法即可。因此,不要將艾灸局限于冬季,而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時進行。
五、艾灸的注意事項:科學施灸,守護健康
1. 環境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煙霧過濃影響呼吸。
2. 時間 冬季艾灸最好在上午進行,此時人體陽氣生發,艾灸效果更佳。
3. 溫度 控制艾灸溫度,避免過熱灼傷皮膚,保持舒適溫熱的刺激感。
4. 補水 艾灸后人體易出汗,需及時補充水分。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朋友們,你們都看明白了嗎?艾灸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溫暖與健康的大門,它不僅是冬季的溫暖伴侶,更是我們追求健康生活的智慧選擇。但切記要科學艾灸,不可盲目選擇!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