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嘉卉 北京協和醫學院

審核:江 宇 北京協和醫學院 研究員

中國疾病監測系統的數據顯示,跌倒已經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這一數字并非夸張,它真實反映了跌倒在老年人群體中所造成的嚴峻后果。醫生們常說:“老年人一次嚴重的跌倒,可能成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這不僅對老年人健康造成打擊,也可能讓一個原本能獨立生活的老年人失去自理能力,給身心帶來巨大傷害。

跌倒對老年人的健康威脅不容忽視。跌倒可能導致骨折、需要住院甚至手術,并引發長時間臥床。這不僅增加感染、壓瘡等并發癥的風險,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此外,跌倒帶來的心理創傷,如對活動的恐懼和自信心喪失,也會顯著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因此,科學預防跌倒已成為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維護其晚年生活質量的關鍵措施。本文將提供一些實用有效的建議,幫助老年人降低跌倒風險,讓他們能夠更安全、更自信地活動,成為快樂的“不倒翁”。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身體內部的“自身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外在誘因”。

1. 身體機能自然退化

(1)平衡能力下降: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小腦功能、神經反應速度減弱,老年人對身體位置變化的感知變得遲鈍。

(2)視力、聽力減退:眼花、耳背可能導致對環境的判斷失誤。

(3)認知能力下降:包括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功能的減弱,影響老年人對風險的評估與應對。

2. 慢性病的“雪上加霜”

(1)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等疾病,會影響血壓調節、肌肉控制或引發眩暈,從而增加跌倒風險。

(2)某些疾病還可能導致意識突然喪失或肢體無力。

3. 藥物不良反應

(1)多數老年人需要長期服藥。某些降壓藥、安眠藥、利尿劑及鎮靜劑等,可能引起頭暈、嗜睡、血壓驟降等不良反應。

(2)服用多種(尤其是5種或以上)的藥物。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對神經系統產生影響。

4. 環境因素“暗藏殺機”

(1)地面濕滑、門檻太高、光線昏暗、電線凌亂、地毯打滑等,都是典型的誘因。

(2)穿不合腳的拖鞋、松垮的褲腳也極易絆倒老年人。

5. 情緒心理問題——跌倒的“隱形推手”

(1)一些老年人曾經歷過跌倒,由此產生的“跌倒恐懼”心理會促使他們減少日常活動。活動量下降會導致肌肉力量逐漸減弱,進而損害平衡能力,反而增加了再次跌倒的風險。這種“恐懼-活動減少-功能退化-更易跌倒”的循環,最終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社交減少、孤獨抑郁也可能影響身體控制能力。

二、做個快樂的“不倒翁”:四大秘訣

那么,老年人如何才能像不倒翁一樣穩當、從容、有信心?

“緩節奏、勤鍛煉、改環境、借外力”是關鍵!

1. 緩節奏:接受衰老,學會慢下來

(1)年齡增長不可避免,但應以積極平和的心態接受自身變化。

(2)動作上要放慢速度,如轉身、起立、走動都要緩而穩。

(3)避免“突然站起”“快速彎腰”“邊走路邊轉頭”等可能導致失衡的行為。

2. 勤鍛煉:鍛煉是最好的“跌倒疫苗”

(1)多項研究證明,定期運動可以顯著降低跌倒風險。

(2)推薦項目包括:太極拳、平衡訓練、有氧步行、啞鈴操、簡易力量練習(如站立踮腳)等。

(3)運動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關鍵是興趣驅動+規律執行。

(4)社區健身小組或老年大學課程還可以提供良好的鍛煉社交環境。

3. 改善環境:盡量減少外界的跌倒危險因素。

(1)調整家具布局,讓通道寬敞,移除絆腳物。

(2)衛生間增設扶手、防滑墊、坐便椅。

(3)床邊放置夜燈,避免夜間起身時看不清。

(4)盡量選擇防滑鞋底、固定松緊的舒適鞋,避免穿拖鞋上下樓。

4. 借外力:老年人行動能力有所下降時,及時正確使用適老輔助器具。

(1)手杖、助行器等工具可提供有效支撐,關鍵是早用、正確用,而不是等跌倒后才使用。

(2)市面上還推出了跌倒監測功能的智能手環、緊急呼叫按鈕等設備,為獨居老人提供額外保障。

(3)家屬也可安裝攝像頭、遠程提醒裝置,做好家庭監護。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如果不幸跌倒了,該怎么辦?

對跌倒者:

1. 不要驚慌!深呼吸,保持冷靜,避免因慌亂造成二次傷害。

2. 嘗試動一動四肢,檢查是否存在劇烈疼痛或無法活動。

3. 如果可以緩慢移動身體,可借助家具或墻壁支撐起身。

4. 如果無法起身,應保存體力,通過呼喊、敲打墻壁等方式求救,盡量靠近電話或呼叫裝置。

對救助者:

1. 先判斷老人是否清醒、是否呼吸正常,切勿急于扶起。

2. 如有頭部受傷、四肢變形或出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3. 不要用力拉拽或移動傷者,避免造成脊柱或內臟損傷。

四、家庭和社區也要參與進來

防跌倒不是老年人一個人的責任。家庭、社區、醫療機構應形成合力,共同營造支持性環境。家屬應更多陪伴、關心老年人的心理狀態,鼓勵其參與活動;社區可組織跌倒風險評估、居家安全檢查、健身課程、健康講座等公益服務;醫生護士也應在老年人就診時,納入跌倒預防的宣教內容。

結語

跌倒不可怕,怕的是沒有準備和應對。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調整好心態,適當鍛煉并優化生活環境,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穩穩當當、不輕易倒下”的快樂老人。愿每位長者都能像“不倒翁”一樣,在風中站穩,在歲月中微笑!

參考文獻

[1]楊艷林,張紅燕,廖婷,等. 我國老年人跌倒影響因素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 上海護理,2020,20(4):19-24.

[2]俞梅華,章奇,運靖宜,等. 老年人跌倒預防知識、態度和行為調查[J]. 預防醫學,2024,36(10):851-855,860.

[3]COLóN-EMERIC C S,MCDERMOTT C L,LEE D S,et al.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a review. JAMA,2024,331(16):1397-1406.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