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癢小痛”,可能藏著影響生活質量的大隱患。其中,過敏性結膜炎作為眼表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正以“眼睛發癢、充血、異物感”等癥狀困擾著不少朋友。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過敏性結膜炎背后的真相,教你科學應對。

什么是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是結膜對過敏原刺激產生超敏反應所引起的一類疾病,是結膜對外界變化原產生的反應,又稱變態反應性結膜炎。

天津大學愛爾眼科醫院張虹主任表示,過敏性結膜炎的典型表現為結膜充血發紅,常伴隨結膜水腫、分泌物增多、眼睛發癢、異物感等癥狀;兒童患者則多以頻繁揉眼、眨眼為主要信號。若病情持續進展,可能累及角膜,誘發角膜損傷、角膜潰瘍,甚至導致視力下降。

二、揉眼一時爽?這些誤區可能加重病情

“眼睛癢了就揉”“滴點消炎眼藥水就行”——這些常見做法,其實正在悄悄傷害你的眼表:

揉眼時手指的壓力會破壞脆弱的結膜和角膜,可能導致結膜水腫加重,甚至引發角膜上皮損傷,讓過敏原更容易入侵,形成“越揉越癢、越癢越揉”的惡性循環。

還有很多人習慣用抗生素眼藥水,但過敏性結膜炎并非細菌感染,濫用反而會殺死眼表正常菌群,破壞淚膜穩定性,加重干澀不適。

三、過敏性結膜炎護眼指南

對抗過敏性結膜炎,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

1. 避開過敏原:花粉季減少戶外活動,出門戴防風鏡或寬檐帽,從源頭降低過敏原接觸風險;

2. 塵螨過敏者要勤洗床單被罩,減少玩偶、地毯等易積塵物品;

3. 保持手部清潔:勤洗手,尤其接觸寵物、花草后,盡量避免揉眼。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的核心意義,在于喚醒公眾對過敏性疾病的科學認知,筑牢防治意識的防線。愿每一位易過敏者都能掌握避開過敏原的智慧,習得科學護理的方法,讓生活少一份困擾,多一份從容。

來源: 愛爾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