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前,30歲文女士入睡困難半年,前往**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失眠門診)**就診。

蔣軍林主任醫師詳細問診,了解到文女士因領導要求高,新入職的同事更有競爭力而出現工作壓力大,加上父母催婚,導致其出現焦躁易怒、情緒波動大、失眠等癥狀,經好友勸說才來醫院就診。通過內服中藥調理、外用耳穴療法配合行為認知療法,三個療程后,文女士每日都能安然入睡,工作起來精力充沛。

“擺又擺不爛,卷又卷不贏,躺又躺不平”無疑是當代很多年輕人出現焦慮、抑郁情緒的重要原因。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復雜的人際關系,使得年輕人在工作中力不從心。

中醫如何看待這種情緒問題?

蔣軍林主任醫師介紹,當代年輕人因壓力過大所致的失眠、焦慮、情緒波動等種種問題,在中醫可歸為情志致病,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臟功能失調。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主宰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若心失所養,就容易出現心煩、失眠等情況。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壓力過大,或長期壓抑、憤怒,就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郁結,因此出現心煩易怒,郁而化火,火擾心神,進而出現失眠。

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若思慮過度,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氣血不足,心神失養,因而出現失眠。

中醫如何干預這種失眠、焦慮?

三步調理法,幫助大家緩解因壓力過大而導致的失眠。

第一步:晨起疏導肝膽

**1、疏肝茶飲:**對于像文女士這樣感到心煩、急躁易怒的人群,建議選擇適量的玫瑰花、菊花、枸杞,用開水沖泡后作為日常飲品。

**2、經絡喚醒:**建議在早晨起床后,用掌根從腋下推揉至胯部8~10次,同時配合呼吸,深吸一口氣后緩慢發出“噓——”的聲音。之后,點按太沖穴2~3分鐘,這有助于開啟精神飽滿的一天。此外,日常練習八段錦、太極拳或瑜伽等有氧運動,也有助于疏通經絡,調節氣機。

第二步:午間心肝同調

1、養心食療: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過于油膩和辛辣的食物,轉而選擇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建議嘗試百合蓮子銀耳羹,它有助于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韭菜豬肝湯則能溫中行氣、養肝補血。對于經常感到疲勞的人群,適量食用一些補氣血的食物也是有益的,例如大棗、枸杞子、黃芪、當歸和黨參等。

**2、穴位按摩:**在工作間隙,可以使用大拇指交替按壓內關穴與勞宮穴。內關穴是心包經的重要穴位,而勞宮穴具有清心火的功效。通過這兩個穴位的協同作用,可以平息肝火對心神的干擾。

**3、午間小憩:**在午時(11-13點)休息15分鐘,以養護心陰。若能每日堅持,有利于身心和諧,進而改善夜間睡眠。

第三步:夜間修復安神

**1、睡前泡腳:**建議使用適度的熱水泡腳,熱水可適量加入中藥材,例如柴胡、薄荷葉、艾葉、合歡皮等,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同時,可以拍打膽經,從大腿外側開始,向下拍打至腳背。

**2、放松冥想:**在平躺時,將雙手疊放在腹部,配合胸式或腹式呼吸法,有意識地從腳趾開始,逐步向上至頭皮進行放松。

**3、疏肝養心音樂:**推薦選擇角調式和徵調式的音樂,在晚上7點至9點間聆聽效果最佳。適合的曲目包括《揚鞭催馬運糧忙》《胡笳十八拍》《綻放》等。

專家提醒

神經內科謝樂主任提醒,在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年輕人應學會將緊張的情緒轉化為增強內心力量的能量,建立健康且規律的生活習慣,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并學會從多角度審視問題,有助于激發對生活的熱情。

年輕人在調理過程中,要保持耐心與規律的生活作息,情緒問題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若癥狀較為嚴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方法,以達到更好的調理效果,擺脫“卷不贏又躺不平”的狀態,真正實現身心的平衡與健康。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神經內一科(腦病科) 何翠蘭 段俊芝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何翠蘭 段俊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