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養生,穴位敷貼好時節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出自《黃帝內經》,冬病夏治,順應天時,借勢而為,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及《素問·六節臟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系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
三伏貼
**“冬病”指在冬春之際容易反復發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頑固性疾病。“夏治”**是指當夏季“冬病”處于緩解期或相對穩定期,經過中醫辨證,采用中醫內治、外治療法,預防舊病復發,或者減輕“冬病”發作時的癥狀。
三伏貼是“冬病夏治”的重要外治法之一,即在三伏天,人體虛陽得天陽之助,肌膚腠理開泄,氣血趨于體表之時,將藥物貼敷于腧穴上,刺激穴位,激發經氣,益氣溫陽、散寒通絡,調節臟腑,根除體內宿根的方法。應用此法可使藥物經皮吸收,副作用小,且操作簡便、綠色安全、老少皆宜、費用低廉,治療期間不影響其他藥物正常使用。
漢壽縣人民醫院中醫科/康復科、兒科門急診以中醫經典理論為根基,結合現代醫學研究,選用天然中藥,采取傳統工藝,制作“三伏貼”穴位貼敷藥物,為成人、兒童打造“治未病”的健康方案。
2025年三伏貼最佳貼敷時間表
三伏貼適應癥
**1.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咳嗽、哮喘、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咽炎、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
**2.頸肩腰腿疼:**關節疼痛及肢體麻木、肩周炎、頸腰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等;
**3.婦科疾?。?*如慢性盆腔炎、痛經、月經不調等;
**4.小兒適應癥:**小兒鼻炎、反復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遺尿、夜臥不寧、脾胃虛弱、發育遲緩、過敏體質等;
**5.亞健康調理:**疲勞綜合征、手腳涼、怕冷、免疫力低下等病癥;
6.其他陽虛體寒、寒熱錯雜等病機為主的不適病癥。
貼三伏貼注意事項
1.進行三伏貼的患者應避免冷飲、冰凍食物;也應盡量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牛羊肉、海鮮等食物;
2.盡量避免空調風直吹,或者對著電風扇吹;避免長時間處于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或洗冷水澡;
3.避免熬夜等耗傷陽氣;
4.保證神經肌肉放松,以免影響藥物吸收;
5.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生發陽氣,抵御外邪;
6.穴位貼敷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正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在進行中醫敷貼期間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7.貼敷時間:成人每次貼藥時間為2~6小時,兒童每次貼藥時間為2~4小時,具體貼敷時間,根據個人皮膚反應及身體耐受能力而定;
8.貼敷療程:連續貼敷3年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后,患者可以繼續進行貼敷,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9.敷貼后,局部皮膚可能會輕微灼熱、瘙癢及泛紅,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皮膚出現奇癢難忍或疼痛,應立即去除膏藥,并予以消炎類膏藥涂抹;若局部出現水皰,較小的水皰無需特殊處理,較大的水皰甚至破潰時,應立即終止敷貼治療,并及時就醫。此外,敷貼后不應馬上洗澡,也不要在局部用力搓洗。
特別提醒!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一般主要針對陽虛性體質的人群,必須要經過專業中醫師辨證,分清體質類型。另外,1歲以下的嬰兒、肺結核、皮膚容易過敏、皮膚有破潰、嚴重心肺功能不足、正在發熱、明顯咳喘的兒童都不適合用穴位敷貼的方法進行冬病夏治。
夏天一份力,冬天十倍功,三伏天為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漢壽縣人民醫院 兒科門急診 陳蓉、中醫科/康復科 丁建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漢壽縣人民醫院 陳蓉 丁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