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為AI提供高速穩定的算力傳輸基座,AI則為5G-A的資源調度、故障診斷、場景化服務提供智慧引擎,二者相輔相成實現從技術賦能到效能提升的新階段。
自2024年6月5G-A首個標準版本3GPP R18正式凍結以來,歷經一年的發展,這項技術穩步邁向規模商用新階段,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產業落地的質的飛躍。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有300多個城市完成5G-A網絡覆蓋,30多個省份推出 5G-A主套餐,用戶規模更是突破1000萬大關,標志著5G-A在商用普及進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近幾年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AI實現了技術快速發展,其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智能寫作、圖像生成到虛擬助手等領域,為各行業帶來了智能化變革。
網絡與智能融合,破解通信與算力難題
事實上,兩者的融合,將開啟全新的智能通信時代,為各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具體而言,5G-A網絡在面對海量的設備接入和多樣化的業務需求時,傳統的資源配置方式往往效率低下,無法動態、精準地分配網絡資源,導致部分設備或業務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網絡支持。此外,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中,5G-A網絡的故障排查和修復依賴于人工經驗,耗時耗力,難以快速恢復通信服務,從而影響用戶體驗。
另外,AI技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算力需求難以滿足的問題。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需要處理海量的數據,對算力的需求極高。然而,傳統網絡環境中的數據傳輸速度和穩定性有限,無法高效地支持AI的實時運算和大規模數據傳輸。這使得AI技術在一些場景中無法充分發揮其潛力,限制了其應用場景的拓展和優化效果。
5G-A與AI的融合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一方面,5G-A憑借其超高速率、超低時延和高連接密度的特性,為AI的高效運算和大規模數據傳輸提供了堅實的網絡基礎,使得AI模型能夠實時處理海量數據,提升模型訓練與應用的速度和效果。另一方面,AI通過深度學習、數據分析等能力,能夠對5G-A網絡進行智能優化與管理,將為5G-A帶來更精準的資源配置、更高效的網絡運維以及更優化的業務體驗。
1+1>2:5G-A與AI如何促進產業發展?
這種“1+1>2”的技術融合,不僅解決了各自的技術難題,更推動了多領域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
例如,在工業領域,中國華能集團與中國移動、華為合作,借助5G-A 3CC技術升級礦區基站,實現了對無人駕駛行車線路、采掘區、排土區、換電區的精準網絡覆蓋。超百輛礦用無人駕駛卡車得以在5G-A網絡支撐下,24小時不間斷生產,實時獲取和處理大量數據,完成 “感知-決策-執行” 的閉環操作,有效降低高危作業風險,提升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在物流領域,通過5G-A網絡,無人機配送能夠利用AI算法實現更高效的路徑規劃,避開障礙物和禁飛區域,實時調整飛行路線,顯著提升配送時效,降低運營成本。同時,通過5G-A網絡,物流企業可以實時監控貨物運輸狀態,利用AI分析預測運輸過程中的潛在問題,提前進行調度優化。
可以肯定的是, 5G-A與AI的融合將不斷走向縱深,在更多場景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持續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
寫在最后:
5G-A在速率、時延、連接密度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升級,AI技術具有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動態優化網絡資源配置、智能化提升業務適配能力的特性。二者融合,開啟了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時代,將重塑各行業發展模式,為人們帶來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未來生活。
供稿單位:重慶天極網絡有限公司
審核專家:李志高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