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的何先生去年確診為肝癌,手術很成功,但術后三個月卻因黃疸、肝功能異常再次入住腫瘤二科。醫生發現,他的乙肝病毒“死灰復燃”了,肝功能嚴重受損。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腫瘤二科鄧天好主任介紹,類似的情況在腫瘤患者中并不少見,如果只顧抗癌而忽略乙肝,治療之路可能會更艱難。
為什么抗癌要防乙肝?
**1.病毒會“乘虛而入”:**腫瘤治療(如化療、靶向藥、免疫治療)可能激活休眠的乙肝病毒,導致肝炎急性發作。
**2.肝臟負擔加重:**乙肝病毒活躍會損傷肝臟,而肝臟又是代謝抗癌藥物的“重要工廠”,肝功能不好會影響抗癌治療。
以何先生為例,他確診肝癌時,乙肝病毒載量處于“低水平”,但手術后使用的免疫治療藥物,反而讓病毒瘋狂復制,引發肝功能異常。
這種情況并非個例,研究顯示,接受化療的乙肝患者,乙肝再激活風險高達20%-50%。而中醫藥可通過扶正祛邪、調理臟腑等方法幫助患者改善身體內環境,降低乙肝再激活風險。
抗癌期間如何進行乙肝管理?
第一步:早發現
1.所有腫瘤患者在確診時都應檢查:乙肝五項、病毒DNA、肝功能
2.曾經感染過乙肝的人要更勤快檢查(每3-6個月一次)
第二步:治療前評估,定制安全方案
腫瘤治療前,醫生會綜合評估乙肝病毒活躍程度、肝功能,決定是否需要提前啟動抗病毒治療。例如,計劃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活躍程度較低,也需要預防性抗病毒治療,降低病毒激活風險。
中醫藥可與西醫協同作戰,為患者保駕護航。對于肝功能較差的患者,中醫常采用養肝柔肝、健脾和胃的中藥方劑,如一貫煎合四君子湯加減等,能有效改善肝臟功能,增強患者對后續腫瘤治療的耐受性。對于乙肝病毒復制活躍的患者,可在抗病毒治療基礎上,配合虎杖、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抑制病毒復制,減輕肝臟炎癥。
第三步:治療中監測,警惕“隱形殺手”
1.定期監測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載量,一旦發現轉氨酶升高、病毒反彈,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絕對不能擅自停抗病毒藥。
第四步:治療后鞏固,長期守護肝臟
1.腫瘤治療結束≠乙肝管理結束。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即使病毒載量轉陰也不能隨意停藥,避免病毒反彈。
2.定期復查腹部超聲、甲胎蛋白等指標,預防腫瘤復發。
3.適當使用護肝食療(如枸杞紅棗粥)和中醫調理(如八段錦)
日常生活護肝小貼士
除了規范治療,生活中的點滴也至關重要。腫瘤合并乙肝患者應嚴格戒酒,多攝入優質蛋白和新鮮蔬果;避免過度勞累,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提高機體免疫力。
中醫藥的養生方法能幫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健康。通過移情易性的方法,調節情緒,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外,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功法,動作舒緩,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練習,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專家提醒
腫瘤二科主任醫師鄧天好提醒,很多患者只盯著腫瘤治療,卻讓乙肝鉆了空子,抗癌和抗乙肝要像雙手配合一樣,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更好保護肝臟。何先生現在堅持抗病毒治療+定期復查,腫瘤和乙肝都控制得很好。他的經歷告訴我們,抗癌是馬拉松,護肝是必修課!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腫瘤二科 張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