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早睡早起的人更易早晨焦慮#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廣大網友關注。那么,早睡早起的人,真的更易早晨焦慮嗎?
先說答案: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大多數人都會表現出上午焦慮水平高于下午的情況,但是這與早睡早起并不相關,而是與這兩個原因有關:
1、皮質醇覺醒反應
每個人在早上醒來的時候,體內的皮質醇水平都會在1個小時內快速上升,從而讓大腦和身體開始正常運作起來,讓我們感到清醒有活力。但皮質醇也被叫作“壓力激素”,快速升高的同時,焦慮情緒也會被觸發。
2、睡眠慣性
又叫做“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指的是人們在睡眠與完全清醒的過渡階段,會有一種昏昏沉沉、比較疲勞的感覺,此時大腦中負責調節情緒的前額葉功能還處于抑制狀態,導致人們情緒調控能力較差,焦慮情緒也就很容易被放大。也就是說,我們在醒來的時候感到更焦慮是很正常的現象,這通常會出現在我們還未完全清醒的狀態下。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如果我們在整個上午的時間都感到比較焦慮,那就需要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1、慢性焦慮
對于普通人來說,快速升高的皮質醇也會快速回落,并不會造成長時間的影響。但是對于長期感到焦慮、壓力和抑郁的人來說,不僅皮質醇水平峰值更高,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所以焦慮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水平更高。
2、睡眠不佳
早睡早起通常能夠很好地調節我們的焦慮情緒,但是睡眠不足、質量較差等情況,則會導致我們的大腦無法充分消化負面情緒,導致這些情緒持續累積在心里,長期下來就會導致情緒障礙。總之,如果你經常感到上午異常焦慮,而且持續時間很長,請多關注自己的心理和睡眠狀態,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參考文獻
[1] Willis, T. A., O'Connor, D. B., & Smith, L. (2005). The influence of morningness–eveningness on anxiety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stress. Physiology & behavior, 85(2), 125-133.
[2] Gauthier, A. K., Chevrette, T., Bouvier, H., & Godbout, R. (2009). Evening vs. morning wake EEG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3(1), 112-117.
[3] Tassi, P., & Muzet, A. (2000). Sleep inertia. Sleep medicine reviews, 4(4), 341-353.
策劃制作
來源丨科學辟謠 光明網
作者丨ACC心理科普 科普創作團隊
審核丨詹麗璇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教授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生化學組委員
樊春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