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肚子,相信很多家長第一想法就是盡快給孩子止瀉。但其實對于兒童腹瀉是不建議直接止瀉的,尤其是感染性的腹瀉。

**腹瀉是排出病原微生物的一種方式,止瀉可能讓孩子的病情加重。**比起止瀉,預防脫水和營養的保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當孩子腹瀉時,腸道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這會導致腸道內外的滲透壓不平衡,身體里的水分就會滲透到腸道里去,如果不及時調整,腹瀉就會越來越嚴重,甚至發生脫水,導致孩子精神萎靡、嗜睡,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驚厥和昏迷。

家長要隨時關注孩子腹瀉時的飲食和飲水情況。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補液鹽預防孩子脫水。

大多數急性腹瀉是自限性的。

調整飲食結構后,通常在3-7天癥狀會有明顯的緩解,所以對于病程較短和感染因素沒有明確的時候,不建議使用抗生素。亂用抗生素還可能誘發耐藥性和二次的感染,所以止瀉藥和抗生素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的使用,不建議家長在家自行使用。

另外,很多家長還存在這樣的誤區??????:

一旦發現孩子腹瀉就開始禁食禁水(奶),擔心飲食會增加孩子胃腸道的負擔

但其實這樣做的話反而是不利于孩子恢復的。

正確的做法是:????

  • 盡早的給孩子恢復進食,保證熱量的供應,這樣才有利于打破營養不良和腹瀉的惡性循環,好的更快。
  • 還在喝奶????的孩子可以繼續喂養
  • 已經添加輔食的孩子,可以選擇含水量高、低纖維素、容易消化、口感清淡的食物。

腹瀉停止后,也需要給腸道一個緩沖期,由腹瀉期間的清淡飲食,逐步過渡到高蛋白、高纖維的飲食,切忌急功近利式的進補。

但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這些癥狀,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 有血便,膿血便或腹痛明顯(嬰幼兒表現為哭鬧、煩躁、難哄)或頻繁嘔吐。提示寶寶可能感染嚴重或腸套疊。
  • 大便量多、尿量少、精神差,這可能提示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等可能。
  • 反復腹瀉超過2周,可能是孩子病因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來源: 成都西南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