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家有萌娃的家長們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今天,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樊似媛副主任醫師就來給大家嘮嘮這兩種疾病的那些事,讓大家在這個流行季穩穩護娃,不怕“中招”,見招拆招。

什么是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中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它們的“幕后黑手”。

手足口病,顧名思義,主要在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搞破壞”,表現為小水皰或皮疹;皰疹性咽峽炎則鐘情于咽喉部,引發潰瘍和高熱,孩子會咽痛,吃東西都費勁,還可能發高燒。這倆“難兄難弟”在夏秋季節最為活躍,尤其愛欺負5歲以下的小朋友,是幼兒園里的“常客”。

見招拆招之——預防篇

預防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關鍵在于切斷它們的傳播途徑。它們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所以飯前便后、外出歸來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清水幫孩子把手洗干凈;同時,要常對孩子的玩具、餐具、奶瓶等物品進行清潔消毒;在手足口病高發期,盡量少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商場、游樂場等。

此外,接種EV71疫苗能有效預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尤其是能降低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建議家長們帶孩子去當地疾控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

見招拆招之——就醫篇

如果孩子只是低熱,手、足、口等部位出現少量皮疹或口腔潰瘍,精神狀態尚可,可先在家觀察護理。但如果孩子持續高熱超過24小時,體溫>39℃,藥物難以下降;或出現精神萎靡、煩躁不安、嘔吐、抽搐、呼吸急促、四肢發涼等異常情況;又或口腔潰瘍嚴重,孩子拒絕進食,導致脫水(如尿量明顯減少、口唇干燥等),就千萬別猶豫,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見招拆招之——治療和護理篇

1.西醫治療與護理

目前西醫對于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癥治療。

孩子發燒可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燒;口腔疼痛可用鹽水漱口(6歲以上孩子適用),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口腔潰瘍噴霧劑;飲食上,讓孩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稀粥、米湯、面條等,避免辛辣、酸澀、粗糙的食物刺激口腔潰瘍;要保持孩子皮膚清潔干燥,給孩子穿寬松、柔軟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

2.中醫治療與護理

中醫認為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由外感時邪病毒引起。治療上會根據孩子的不同癥狀和體質進行辨證論治。如果孩子屬于風熱犯表證,中醫會用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中藥方劑,如甘露消毒丹加減;若屬于濕熱熏蒸證,則會用清熱解毒、利濕化濁的方劑。

中醫還有一些特色外治法,如用冰硼散、珠黃散涂于口腔患處,能減輕口腔潰瘍的疼痛;用金黃散、青黛散麻油調后敷于手足皰疹處,有助于消腫、止癢、促皰疹干涸。

在護理上,中醫也有一套“養生寶典”。患病期間,要讓孩子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辛辣、油膩之品;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避免孩子接觸冷風、冷水等寒涼之物。

專家提醒

兒科莫明華主任提醒: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雖是夏季幼兒的常見病,但只要家長們提高警惕,做好預防措施;在孩子患病時,及時根據病情輕重采取恰當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和護理方法,就能讓這些“小惡魔”無計可施,讓孩子們健康度過炎炎夏日。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兒科 樊似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樊似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