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日食養智慧:清爽不膩更滋養
1. 優選補水食物
夏季出汗多,補水是關鍵**。通常建議每日飲水量依據“體重(公斤)×30毫升”計算**(如60kg需飲用1800mL)。除了飲用白開水,以下這些食物同樣具備高效補水的效果:
高水分蔬果:西瓜、黃瓜、番茄含水量超過90%,既能補水又富含鉀和維生素C
綠豆薏仁湯:綠豆富含B族維生素,薏仁利水消腫,兩者搭配煮湯可代替部分主食
淡鹽水或椰子水:補充隨汗液流失的電解質
2. 涼性食材巧搭配
清熱解暑優選涼性食物:
蔬菜:苦瓜、絲瓜、冬瓜、蘆筍能清熱降火
水果:梨、獼猴桃、火龍果生津止渴
蛋白質:優選魚蝦、鴨肉、豆制品等低脂優質蛋白
3. 冷飲食用有講究
溫度≥10℃,避免刺激腸胃
少量多次飲用,忌一次性大量冰飲加重心臟負擔
推薦溫熱的菊花茶、酸梅湯代替冰鎮飲料,消暑效果更佳
二、科學運動指南:揮汗更要護健康
1. 運動安全三步曲
運動前:充分準備
熱身10分鐘(踏步、轉身、轉腰、深呼吸等)
運動前1小時內不進食
選安全場所,穿專業裝備
運動中:循序漸進
集中注意力,控制心率呼吸
遵循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原則
少量多次補充水分,避免一次飲用過多
運動后:科學恢復
進行肌肉拉伸,及時更換汗濕衣物
六不原則
2. 項目選擇與時間安排
適合青少年的運動項目:
**游泳:**鍛煉全身肌肉,增強免疫力(注意選擇正規泳池)
**球類運動(籃球/足球):**增強團隊協作,全面發展身體素質
**跳繩:**高效有氧運動,對膝蓋沖擊力小
**乒乓球/羽毛球:**緩解視疲勞,有助于預防近視
運動時間建議:
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中等強度)
避免高溫時段(10:00-16:00)戶外運動
游泳≤2小時,打球約1小時為宜
3. 突發狀況處理
**中暑:**立即停止鍛煉,移至陰涼通風處,濕毛巾降溫,飲用電解質飲料(忌冷飲)
**扭傷:**停止運動,暴露傷處勿揉,冰敷/沖冷水,遵循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
如運動中出現頭暈、心慌、胸悶等,立即停止并休息
三、規律作息管理:身心修復的黃金時段
1. 時間管理:穩定是基礎
假期應保持相對固定作息,避免熬夜賴床
**建議:**23點前入睡→睡足8-10小時→7點起床
規律生物鐘有助于精力恢復和生長發育
2.午休科學:小憩有大用
夏季午休30-60分鐘,補足下午精力
關鍵點:
**時機:**餐后30分鐘后再睡,午睡時間最好不超過1小時
**環境:**選擇安靜、光線稍暗的環境
**姿勢:**避免趴睡(易壓迫頸椎和眼睛),優選側臥/午睡枕
3. 電子產品管理與視力保護:睡前斷舍離,用眼要科學
**睡前斷舍離:**睡前1小時遠離手機/平板(防藍光干擾褪黑素)
**健康替代:**讀紙質書、聽輕音樂、做拉伸(助眠+護眼雙贏)
四、夏日安全防護: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1. 水上安全:生命不可重來
絕不在無成人陪同下游泳
遠離陌生/無救援水域
下水前拉伸5-10分鐘
控制游泳時長防痙攣
2. 出行與居家安全
**交通安全:**走斑馬線;未滿12歲禁騎自行車,未滿16歲禁騎電動車;乘車系安全帶
**防高墜:**遠離陽臺窗臺危險區
**用電安全:**不用濕手觸電器,不亂碰電源
3. 防詐騙指南
**警惕:**公檢法索款、“家屬出事”匯款、索要銀行卡/驗證碼
**原則:**涉銀行卡電話掛斷、陌生鏈接不點
暑期健康的核心在于科學防護與適度平衡。
**飲食:**多水少冰,優選時令蔬果
**運動:**避熱就涼,循序漸進
**作息:**動靜相宜,保障深度修復
**安全:**多留心眼,嚴防溺水詐騙
掌握這些,既能享受夏日活力,更能為全家筑起健康防護網,在陽光下綻放生命活力!
來源: 泉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