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況
(一)科普工作組織管理情況
2024年,柳州科技館致力于提升公眾科學素養,扎實推動場館開放、科普臨展、主題活動、科技競賽、線上科普等各項科普服務工作的落實。由柳州科技館副館長李統祿分管,科技館展教部、青少部組織實施科普工作。將科技教育、科技競賽、主題活動等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柳州科技館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人員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規范科普活動計劃制定、執行及科普設施的日常維護和更新,明確“展品輔導崗”“科學傳播崗”“樓層主管”等各科普崗位工作職責,確保科普工作的專業性和高效性,不斷完善“柳州科技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保證場館全年安全運行。同時將科普工作列入年度績效考核,對有突出業績的科技輔導員給予表揚。
(二)本年度向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工作基礎情況
1.充分發揮科技館公益性科普陣地作用,場館本年度累計免費開放261天,共接待參觀群眾超55.17萬人次,團體263個68779人次。科普場所面積18000平米。場館、展品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升級更新4項。展廳展品巡檢、故障報修、維護維修工作效率穩步提升,共完成4581件次維修,3016件次維護,1項展廳改造,4件次大型展品改造,2件次中型展品改造,月平均展品完好率97.26%。
2.升級和更新場館、設備照片及名稱
柳州科技館四層工程大力士展品,升級展柜玻璃為亞克力材質消除安全隱患
四層生命之樹,拆除了三個感應花圃,消除安全隱患
二層月球漫步展品,升級改造限位塊和座位手柄為觀眾帶來更好的體驗
一層中庭拆除新子AR教學區,更新為猛犸象骨架展項
(三)本年度開展科普活動情況。
1.柳州科技館結合場館實際,充分發揮科普陣地作用,持續打造“筑夢研學·科技‘童’行”活動品牌,創新研發融合“科普資源包+短視頻+家庭小實驗”教學模式的“奇妙探索箱”科普資源包,適配一系列課程內容及實操短視頻,免費為柳州市各中小學、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和周邊學校配發科普資源包260件套,推動場館探究式科學實驗資源向縣域場館、學校延伸并取得一定成果。穩步推進科普研學課程資源研發,積極探索特色化、專業化路徑,提升科普研學實踐教育質量。今年自主研發教案7套,開發設計科學表演秀2個,科學工作室活動28個,新增館校合作學校33所,組織開展研學實踐活動87場,惠及學生近2.7萬人次。
2.以實體科技館為依托,統籌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等協同發展,持續推動科學家精神、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等進校園、進基層活動60次,覆蓋人數超5萬人次,激發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積極參加由中國科技館、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抖音聯合發起的2024“流動科學課”活動,將科學家、科普達人、“云課件”等優質資源與現代科技館體系科普資源結合,把“流動科學課”帶到鄉村青少年身邊。同時,柳州科技館與廣西科技館聯合開展“湘黔桂三省(區)”科普大篷車主題活動6場,與三江侗族自治縣科技館開展科普大聯合活動16場,有效推動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提升民族地區科普服務效能。
(四)在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的情況。
1.在全國科普日期間,柳州科技館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開展特色鮮明、講求實效、形式多樣的科教活動148場次,發放宣傳資料超1000份,推進高質量科普事業高效發展。
2.與此同時,柳州科技館結合春節、五一等重要時間節點,與中小學校、高等院校、科普教育基地、企事業單位開展協同共建合作,統籌推進科普教育資源整合利用,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教活動持續推動科學家精神教育走深走實。今年共開展“科技助夢·熾熱如初”“咚不‘龍’冬·科學探索之旅”“龍年齊聚科技館·幸福連連學科學”“科學鬧元宵”“世界氣象日”“科普伴我行·童心未泯一切皆甜”“童心迎國慶·科技筑夢行”等主題活動46個共589場次,參與人數近13.1萬人次。
(五)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等情況。
1.微信小程序預約:柳州科技館參觀預約,AppID:wxb3648b1a3fa46162
2.2024年共拍攝科普視頻80條,通過微信視頻號、抖音視頻號等發布255次,全網科普宣傳累計播放量近500萬次。獲得2024年抖音科技館年度數據報告中“2024年成長最快榜科技館”第13名,獲評2024年度“抖音政務優秀創作者”。參加中科館與抖音平臺共同創辦的“探知科技館”系列活動17場,與“清華圓子爸爸講科學”“廣西科技館”“柳州消防”“柳州市人民醫院”等合作共創視頻5條。
抖音鏈接:https://v.douyin.com/iymv95j4/ 3@4.com :8pm
微信視頻號ID:sphXOyhKFdNjl92
微信公眾號ID:LZKJGgzh
3.中央媒體報道15篇、區級媒體報道18篇、市級媒體報道45篇。柳州科技館官方抖音平臺新媒體、“紅色血脈 科創自強”——弘揚科學家精神紅色路線主題展分別獲評廣西科普“五優”選樹宣傳活動廣西優秀科學傳播欄目(新媒體)和廣西優秀科學傳播活動。
(六)動員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服務情況。
動員柳州市中小學校、高等院校、科普教育基地、企事業單位等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參與科普活動266人次,以優質豐富的內容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組織開展“八桂青少年英才培養計劃”活動,以7名大學導師、2名中學教師為團隊,組織15名優秀青少年學生到廣西科技大學聆聽學術講座、參加實驗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等,有效激發學生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組織23名學生3名帶隊老師參加青少年高校科學營全國營活動、5名學生1名帶隊老師參加廣西營活動。協助開展廣西快樂科普校園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百場科普報告走八桂”系列活動,邀請4位科普專家到16所中小學開展講座16場。組織廣西地質基地科技工作者到三江聯合開展科普進校園聯合活動,普惠人數近千人。
(七)科普工作經費及人員情況。
年度科普工作經費投入439.42萬,用于開展科普展項維保及場館運營,“科普向未來”、“科技課堂”、“節假日主題活動”、“進校園活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等項目支出。柳州科技館專職科普人員數量35人。2024年,累計開展科技輔導員師資培訓班2期,培訓科技輔導員教師740人次,對2024年度市級“青少年科學素質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和“全區鄉村學校少年宮體驗日活動”各項目科技教師、科技輔導員開展了專題培訓。
二、特色工作
(一)柳州科技館創新科普形式,以“科普+研學+科技教育”方式,在科技館頂層打造“生命科學園科普陽臺”研學實踐教育場地。根據實際需求,場地以教學區(植物標本區、展牌區域、研討區域)和植物探索區(種植區、互動體驗區、技術應用科普區域)為劃分,開發設計《植物24部曲》《水滴時鐘》《水中花園》《太陽能風扇》《追光的向日葵》5套教案、學習單,并于2025年正式對外開放使用。通過創建一個集科技教育、科普宣傳和互動交流于一體的戶外科教空間,提高青少年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理解,實現科學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為青少年科普研學實踐教育接待能力提升提供軟硬件支撐。
(二)柳州科技館策劃拍攝“奇思妙想小劇場”、“展品可以這樣玩”系列短視頻。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將科學知識融入到視頻中傳遞給青少年兒童,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到化學、物理、生物等多個學科方面的知識。在2024年度,共發布短視頻80條,合計投放255次,平臺播放量超過455萬;同時在400多家科技館的激烈角逐中,獲得2024年中國科學技術館與抖音共同開創的“好奇中國·探知科技館”項目“2024年成長最快榜”第13名的榮譽。
三、問題不足
在開展科普工作中,存在一些困難及問題,諸如科技館缺乏教育研究、資源支持等體系支撐,經費、人員、資源供給側后勁不足;缺少專業人才,人員流動性大,科普教育功能發揮有限等。
四、工作建議
加強合作與交流,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優質科普資源向地市(縣)傾斜,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引入更多優質的科普資源和專家力量。通過聯合舉辦科普活動、專家講座等形式,拓寬渠道,擴大科普覆蓋面,提升科普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附件:柳州科技館簡介和開放時間
柳州科技館簡介和開放時間
一、基地最新簡介
柳州科技館建筑面積約為32000㎡,展教面積約為18000㎡,是一座具有時代特征、柳州特色的特大型科普教育智慧場館。場館以“科學之歌夢想的翅膀”為主題,設有萌動的序曲、家園協奏曲、宇宙的回聲、經典的旋律、唱響新未來、生命的詠嘆、氣象天文等七大主題展廳,共有展品357件(套),展品具有科學性、 互動性、創新性,全館所有展品互動率達90%。
二、開放時間
每周三至周日9:30至16:30開館(16:00后停止入館),每周一、周二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另行安排)。
來源: 柳州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