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人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增強,肺部CT體檢成為常態化,加之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肺結節的檢出率也隨之呈幾何倍數的增加。
面對CT報告單上出現的“肺結節”這一醫學術語,有的人會表現的滿不在乎,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癥狀而不去重視,從而錯過了一些早期腫瘤性病變的最佳治療時間;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卻對此特別敏感、焦慮,心理負擔非常大,一些良性的、低風險度的小結節也會讓他們寢食難安。
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肺結節呢?下面我將為大家對一些常見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什么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指直徑≤3厘米的圓形或橢圓形肺部陰影,大于這個直徑的則被稱為肺腫塊。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少部分可能是惡性的。
肺結節種類都有啥?
根據2024年最新發布的《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肺結節的分類如下:
1、按數量分類
孤立性肺結節:單個病灶,邊界清楚。
多發性肺結節:≥2個病灶;若>10個彌漫性結節,多與惡性腫瘤轉移或感染性病變相關。
2、按大小分類
微小結節:≤5 mm。
小結節:5~10 mm。
肺結節:10~30 mm。
3、按密度分類
實性結節:
密度均勻,完全掩蓋血管/支氣管影。
亞實性結節:
純磨玻璃結節(pGGN):無實性成分。
部分實性結節(mGGN):含實性成分,實性部分>50%提示惡性可能高。
哪些人群需要篩查?
年齡≥40歲且符合以下任一項者需每年低劑量CT(LDCT)篩查:
1、吸煙≥20包/年(400支/年)
2、職業暴露(如石棉、鈾等)
3、合并慢阻肺、肺纖維化或肺結核史
4、惡性腫瘤史或肺癌家族史(尤其一級親屬)
肺結節=肺癌嗎?
**答案是否定的。**肺結節不一定是肺癌,醫生會根據影像特征初步評估肺結節的良惡性,總體來講,混合磨玻璃結節的惡性概率最高,其次為磨玻璃密度結節及實性結節。
接下來,用幾個常見的實例來告訴大家哪種結節需要定期觀察,哪些結節無需擔心:
1.直徑小于5 mm的實性結節伴鈣化:
無需擔心
2.胸膜下邊界清晰的類圓形小結節:
無需擔心
3.肺實質內邊界不清的磨玻璃結節:
需進行短期隨診觀察
患者3個月后復查,病灶明顯變大
提示惡性可能性大
4.邊界不清的磨玻璃結節與肺血管關系密切:
需每3-6個月進行隨訪
通過以上幾個案例,想必大家對肺結節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不管哪種結節,通過短期觀察后明顯增大,提示惡性可能性大,但如果連續進行幾次隨診觀察病灶大小無變化,我們可以拉長隨診觀察的時間。
如何預防肺結節?
1、戒煙、遠離二手煙;
**2、避免長期吸入油煙及大氣污染:**遇到大氣污染嚴重時,外出一定要戴好防護口罩,室內可用空氣凈化器;
**3、遠離粉塵、裝修、職業暴露等危險因素:**從事粉塵、化學等高危職業者,佩戴相應防護用具;
**4、避免熬夜;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可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
大多數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大家遇到肺結節切勿過度恐慌,按時定期進行體檢、發現問題,進行??谱稍?,切勿盲目相信民間偏方進行診治,放松心情、健康生活。
作者:放射科 公 婷
審核:孫富康、李冠妍
排版:鄭延坤
來源: 西安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