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30日20時50分左右,由上海飛往東京成田機場的日航8696航班波音738客機在大阪關西機場緊急降落。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確認,機上191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均未受傷或出現身體不適。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等部門通報,飛機觸發顯示“增壓系統故障”的警報。機艙內疑似發生減壓狀況,飛行員向空管宣布緊急狀態,隨后變更目的地降落關西機場。
目前日航正在調查具體事故原因。
有網友稱,當日春秋航空日本IJ004航班,17:35上海浦東飛日本東京,飛機途中發生機械故障,氧氣面罩突然掉落,從萬米高空快速下降,備降大阪,人雖然還在,魂已經沒有了,腿還在抖,懵了!生死面前都是小事……
隨后有網友補充評論說:“19時左右開始狂降,20分鐘內落到三千多米,差不多是自由落體的感覺……”
據媒體報道,7月1日凌晨,涉事航班乘客吳女士告訴記者,航班起飛一個多小時后,客艙氧氣面罩掉落,飛機從萬米高空持續下墜,整個過程持續十余分鐘。“我感覺到了一陣很急速的下沉,感覺機身往下沖,我真的很怕,寫完了(遺書)都想哭,寫了大概5行200來字,交代他照顧好我媽,然后把所有的保險銀行卡密碼告訴他。”
據了解,該航班于當日17時49分從上海浦東正常起飛,原定于當地時間21時47分到達東京成田機場,但其雷達數據顯示,在18時53分許,該航班原本位于超1.1萬米的高空,在十分鐘內突然急速下降至3200余米的高度。隨后在19時50分落地。
航班在飛行過程中,為何會出現如此急速的下降?資深機長陳建國表示,飛機巡航飛行通常在9000米到12000米之間,這個高度高空空氣稀薄,溫度非常低,處于這個位置的飛機需要通過增加空氣濃度和溫度,以適合旅客正常舒適的乘坐,所以需要增壓系統。通常飛機增壓后,空氣的稀薄程度最高不超過相當于2400米的大氣壓力。
“也就是相當于爬山爬到這個高度的空氣。 溫度通常控制在24攝氏度左右。比較有利于旅客穿著正常的衣物,正常活動。”陳建國表示,增壓系統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故障,可能造成飛機內無法繼續保持足夠的空氣壓力,那么飛行員就需要將飛機立即下降到安全的高度,通常是3000米左右,或者在山區最低安全的高度。
“通常來說,根據航線是否經過山區和高原地區,飛機上的氧氣可以給旅客提供15~22分鐘的供氧,為旅客提供在飛機從高空下降的氧氣供應。在此期間,如果在平原航線,飛機可直接降至3000米安全高度;如果是高原或者山區航線,飛機則需要先下降到可以安全呼吸的高度保持一定的時間,一般在4500米以下,旅客就安全了。等到飛過高原或者山區,再下降到3000米。”陳建國說。
對于飛機的客艙增壓系統,民航安全科學研究所的專家表示,其主要作用是保證人員在高空不至于缺氧。像乘客反映的很熱、喘不過來氣的現象,也應與故障有關。高空中缺氧會導致人員失能,尤其是對患有心臟病等疾病的人員,不僅是對乘客的影響,如果駕駛員失能,后果不堪設想。
《航空知識》雜志主編王亞南表示,民航飛機一般運行高度是在八千到一萬米左右,而維持人類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海拔一般是在三千米左右(超過了則可能造成呼吸困難),為了保證乘客正常的健康需求和生理需求,客艙里要配置增壓系統。“說白一點,增加客艙的壓力,這樣可以保證乘客的正常呼吸。”
來源:央視新聞、極目新聞、@新京報我們視頻、瀟湘晨報、中國新聞網、中國之聲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版權圖庫,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