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 博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審核:梁志波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酒精性脂肪肝很多人都聽說過,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卻少有人知。今天,咱們就一起揭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神秘面紗。

一、認識這位“不速之客”

簡單來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是肝臟里的脂肪含量超標,但這可不是因為喝酒喝多了,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在搗亂。正常情況下,肝臟就像一個精密的“化工廠”,脂肪是其中的原料。可當某些原因出現,脂肪在肝臟里越堆越多,從最初的單純性脂肪肝,一步步發展,可能變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要是還不重視,甚至會進展到肝纖維化、肝硬化,最后導致肝功能衰竭,那可就麻煩大了。

想象肝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正常時只有稀疏幾棵“脂肪小草”點綴,得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就仿佛被脂肪“雜草”瘋狂侵占,原本的生機被一點點吞噬。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二、敲響警鐘——危險因素

1.肥胖 這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頭號幫兇”。身體里多余的脂肪就像“流浪漢”,到處亂竄,肝臟自然成了它們愛聚集的“落腳點”。特別是腹型肥胖,肚子上那一圈圈贅肉,仿佛是給肝臟“找麻煩”的信號。每一塊多余的脂肪,都在悄無聲息地給肝臟施壓,讓它不堪重負。

2.糖尿病 血糖這個“調皮鬼”,要是長期居高不下,身體里的代謝就全亂套了。胰島素抵抗也跟著來湊熱鬧,肝細胞在這種混亂局勢下,只能無奈地接收更多脂肪,還沒辦法正常代謝出去,脂肪就只能在肝臟里“安營扎寨”了。

3.高脂血癥 血液里的油脂過多,就像渾濁的河流,源源不斷地把“脂肪垃圾”運往肝臟。當肝臟處理不過來的時候,這些脂肪就沉積下來,日積月累,脂肪肝也就纏上身了。

除了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頓頓大魚大肉、油炸食品不離口,還有久坐不動,一整天都坐在椅子上,身體缺乏運動,都在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開方便之門。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三、逆轉脂肪肝,從餐桌開始——飲食調控

別小瞧了一日三餐的力量,吃對了,肝臟能慢慢“減負”。

1.控制總熱量 要像精明的管家一樣,給每天吃進去的熱量“算算賬”。根據年齡、性別、活動量算出合適的熱量攝入,保證既能滿足身體需求,又不會有多余熱量轉化為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它們富含膳食纖維,就像腸道里的“清潔工”,能帶走多余脂肪和毒素,還肝臟一個清爽環境。

2.減少飽和脂肪酸 紅燒肉、奶油蛋糕這些美食雖然誘人,但里面的飽和脂肪酸可是肝臟的“大敵”。少吃這類食物,多選擇橄欖油、魚油等優質不飽和脂肪酸,它們能幫肝臟更好地代謝脂肪,就像給肝臟請了個得力“助手”。

3.規律進餐 三餐定時定量,可別饑一頓飽一頓。不吃早餐容易讓肝臟代謝紊亂,晚餐吃太晚、吃太多,夜里肝臟還得加班處理食物,累得夠嗆。保持規律飲食,肝臟才能有條不紊地工作。

圖3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四、動起來,為肝臟“減負”——運動干預

1.有氧運動 跑步、游泳、騎自行車,這些有氧運動就像給身體注入活力的“春風”。每周堅持150分鐘以上、每次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能加速新陳代謝,讓全身脂肪“燃燒”,肝臟里的脂肪也會跟著變少。想象自己在運動時,身體里的脂肪細胞正一個個“瘦身”,肝臟壓力越來越小,是不是超有動力?

2.力量訓練 別以為舉鐵只是健身達人的事,適當來點力量訓練,增加肌肉量,好處多多。肌肉就像個“耗能大戶”,即使在休息時也能消耗熱量,幫助身體維持高代謝水平,讓脂肪無處遁形,間接也給肝臟解了圍。

五、必要時的援手——藥物治療

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點“變本加厲”,發展到脂肪性肝炎階段,醫生可能就要出手用藥物幫忙了。

1.改善胰島素抵抗藥物 二甲雙胍等藥物登場,它們能調節血糖代謝,讓胰島素更好地發揮作用,減少肝臟接收的脂肪“訂單”,緩解肝臟壓力。

2.保肝抗炎藥物 水飛薊素、甘草酸制劑等,就像肝臟的“小護盾”,減輕炎癥反應,修復受損肝細胞,為肝臟恢復健康保駕護航。

不過,藥物治療可不能替代生活方式改變,兩者雙管齊下,效果才更好。

如果從現在開始,積極調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可有效預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對于輕度患者完全有可能逆轉病情,讓肝臟能重回健康狀態。從今天起,管理體重、健康飲食、堅持運動,讓肝臟在我們的呵護下,一直活力滿滿,遠離疾病陰霾。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