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盛夏,升至天空最高點的銀河,將在午夜前后,呈現如科幻大片式的“落九天”壯觀景象;7月,艷陽似火,太陽也將開啟盛夏演出:當地球通過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7月4日年度“最小太陽”將上線,7月8日,在低緯度地區(qū)的公眾還將看到“立桿無影”的現象。

夏季銀河大片上演

“在阿壩紅原草原,‘銀河落九天’的景象壯觀異常。”進入夏季,攝影師蔣濤忙碌起來了,落日、銀河、星空,都成為他追逐的對象。只要天氣條件好,川西,是一群攝影師出片的寶藏地。

銀河落九天 蔣濤2025年6月攝于紅原草原

進入7月的銀河,在天黑之后就已經橫臥在東方低空,在視野佳且光害少的地方,就能見到美麗的銀河自東南方至東北方地平線上隨著時間冉冉升起。

“銀河系以大約214千米每秒的速度圍繞銀河系中心運動,銀河核心在北半球永遠是出現在南方。南半球夏季銀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看見大小麥哲倫星系,這也是大多數人用來甄別南北半球銀河的參考。”

位于北半球的我們,在夏季的夜晚,午夜前后,由于地球自轉,銀河會升至天空的最高點,此時銀河幾乎與地面垂直,就會看到“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夏季銀河可以看到銀河中心,對于公眾來講更容易直觀地感受到‘河’的概念。”

“夏季銀河看起來更亮,冬季銀河則相對暗淡,但是星座更加明亮。”這時,你需要拿出你的手機,固定好,開啟星空模式,然后靜待20秒,心動大片隨后出爐。

年度最小太陽即將上線

2025年7月4日3時54分,地球通過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地球中心到太陽中心距離約為152087738 公里,深圳天文臺高級工程師鄭建川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由于該時刻我國正處于黑夜,所以在當天日出時分我們會看見今年“最小太陽”。“可在東面開闊,尤其是地平線附近無遮擋的地方觀看日出效果最好,太陽剛出地平可以肉眼觀看到一輪紅日,但隨著太陽高度越來越高,切勿繼續(xù)肉眼直視太陽,可以使用日食眼鏡或者專業(yè)的太陽望遠鏡進行太陽觀測。”

相對的,他介紹,今年最大太陽出現在2025年1月4日21:28,此刻地球正好過近日點,地球中心到太陽中心距離約為147103686公里,相較于2025年7月4日的“最小太陽”,大了約3.27%。

低緯度地區(qū)上演“立桿無影”現象

另外,在低緯度地區(qū)的公眾還可以在7月看到“立桿無影”現象。以深圳為例,8日12時26分深圳將再次出現“立桿無影”現象。

鄭建川解釋,“立竿無影” 是指在特定日期,太陽直射點經過當地緯度時,當地正午時分,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由于太陽位于正頭頂(天頂),導致垂直豎立的物體在地面上沒有影子或影子極短幾乎看不見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古人觀測日影、確定節(jié)氣、制定歷法的重要依據之一。深圳因處于北緯22.5度的位置,一年正好可以經歷兩次“立竿無影”現象。

“立竿無影” 僅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出現,也就是北緯23.5度到南緯23.5度的地區(qū)。成都的觀眾大概率看不到。

如何用手機拍攝夏季銀河

進入“專業(yè)模式”。如無“專業(yè)模式”,可嘗試“夜間模式”。

手動調整以下參數:感光度ISO:一般使用1600-6400之間(不同地區(qū)的暗夜環(huán)境不同,可多次試拍確定合適的ISO值);快門時間S:20-30秒;對焦:使用手動的MF,調至無窮遠。如你的手機本身就有“星空模式”,也可讓其自動拍攝。

一定要設法固定手機,三腳架最佳,無腳架者在戶外可找個能穩(wěn)定的物件。

來源: 綜合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