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臨,近期持續降雨,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野生蘑菇導致中毒的患者數量也隨之增多。近日,湖南旺旺醫院急診醫學科同時接診了因誤食野生蘑菇出現中毒癥狀的老兩口。爺爺回憶早上七點左右食用了家人在圭塘河附近采摘的野生蘑菇(經鑒定為毒蘑菇“大青褶傘”,見下圖),約3小時后開始出現劇烈嘔吐、頭暈等癥狀,隨即被送往我院救治。
(▲圖為食用的毒蘑菇“大青褶傘”)
急診醫學科王晶醫師接診后,結合病史高度懷疑蘑菇中毒,立即上報科主任并啟動科內快速反應機制。迅速為患者進行采血、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同時給予積極的補液、口服甘露醇導瀉、活性炭吸附毒素、靜脈注射呋塞米利尿等對癥支持治療。經過急診團隊及時有效的救治,患者生命體征逐漸穩定,隨后轉入消化內科進一步治療。
科普知識:
我國約有1130種毒蘑菇,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大概有10種。因為其分布廣、容易采集等原因,日常生活中毒蘑菇中毒現象經常發生。因此如何識別毒蘑菇、了解毒蘑菇中毒癥狀及急救措施、預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有毒蘑菇具體有哪些特征?
有毒特征之一:顏色鮮艷
有毒菌特征之二:有菌環、菌托
有毒菌特征之三:摘斷以后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
有毒菌特征之四: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
二、蘑菇中毒分型及主要癥狀有哪些?
1.胃腸道型:主要表現為胃腸功能紊亂,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一般病程短,恢復快,愈后較好,但中毒嚴重的也會引起死亡。
2.神經精神型:主要表現為精神興奮、精神錯亂、精神抑制、頭暈、幻覺、抽搐等癥狀。
3.溶血型:由于紅細胞被大量破壞,引起溶血性貧血,可于短時間內出現黃疸、血紅蛋白尿、腰背疼痛、面色蒼白、全身虛弱無力等。
4.肝腎損害型:嚴重的可導致肝腎腦心等重要內臟的損害(尤其是肝臟的損害),使病情迅速惡化,如不及時治療,可在1—2日內死亡。
三、誤食毒蘑菇后如何應對?
1.出現不適立即撥打120,盡快就醫;
2.等待救援時,清醒者可飲用溫水催吐,昏迷者可協助其取側臥位,防止誤吸;
3.保留蘑菇樣本或嘔吐物,有助于相關部門進行毒物種類的鑒定及后續的對癥治療;
4.避免自行用藥,禁用偏方(如綠豆湯、金銀花等)。
四、民眾如何防范?
1.不采摘、不買賣、不加工、不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蘑菇;
2.認真刷洗干凈,烹調時要炒熟煮透,不要將多種菌子放在一起混炒;
3.吃菌時不要喝酒,有的菌子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也可引起中毒。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旺旺醫院 急診醫學科 游雅婷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封面圖為版權圖,轉載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來源: 湖南旺旺醫院 急診醫學科 游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