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33期“之江院士講壇”在浙江省科協圍繞高端新材料專題開講,這也是“之江院士講壇”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行動的第四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作題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趨勢及關鍵技術發展思考》的專題報告。省直機關處級以上干部,相關市、縣黨政領導干部,新材料產業集聚核心區、協同區代表,企業代表和相關省級學會代表、科技人才代表共200余人參加講壇。
干勇是著名冶金材料、新材料專家,長期從事鋼鐵冶金領域連鑄工程與新技術基礎理論、技術集成研究和近終形、高效連鑄等方面的工程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他首次提出了亞快速凝固的 CET自由晶粒的半定量計算公式;成功研制了國內首臺半工業化和工業試驗薄板坯連鑄機組;主持了高效連鑄關鍵裝備及系統技術的開發,形成具有自主產權的高效連鑄軟硬件配套工程技術,推廣了以獨特的連續錐度結晶器、板簧導向振動、連續矯直為核心的方坯高效連鑄技術。干勇的學術成就和產業實踐,不僅推動了新材料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更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構建提供了重要支撐。
專題報告中,干勇闡述了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重大意義,從信息、能源、制造、生物、材料五方面系統性介紹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重點技術方向,并對“十五五”新材料技術進行了展望。
干勇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背景下,新材料和新物質結構不斷涌現,新材料創新保持高度活躍;材料科技創新呈現需求牽引和交叉學科驅動的態勢,新型信息功能材料層出不窮,推動人類加速邁向智能社會,前沿新材料技術路線的多元化給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潛力。
講壇現場,干勇與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姚獻平,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工業經濟所副所長陳琴,浙江大學高分子系求是特聘教授、杭州高烯科技創始人高超,以“算法驅動的‘數字煉金術’”為題,圍繞新材料發展與產業現狀、浙江如何加快構建新材料的創新聯合體等問題展開交流。
對于未來新材料技術發展,干勇認為,浙江要培育良性發展的科技創新生態,建立全球科研成果快速捕獲機制;要在數字化、智慧化的優勢基礎上,重點關注信息技術、數字安防、數字制造等有關智能化方向的新材料的創新發展。
講壇最后,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吳曉東,為干勇、姚獻平、陳琴、高超頒發了本次講壇的榮譽證書與獎杯。
來源: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