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一些跟夏日有關的話題也再度被關注。“涂抹香油或酒精能讓蜱蟲自行脫落”“蚊子偏愛O型血”“吃大蒜、涂維生素B1能驅蚊”這些說法都有科學依據嗎?

蚊子更愛叮O型血的人,是真的嗎?

夏季濕熱交蒸,蚊蟲叮咬讓人心煩意亂。有一種困擾是,蚊子怎么不叮別人,只追著我跑?有人給出解釋,說蚊子更愛叮O型血的人,這是真的嗎?

我們在生活中會發現,有的人非常容易被蚊子叮咬,而有的人卻完全沒有這種困擾,不同血型對于蚊子來說吸引力有區別嗎?

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血液研究所副所長主任技師 賈延軍: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家做過血型與蚊子偏好的一種實驗,不同血型的人將手臂暴露給蚊子叮咬,結果發現O型血人群被叮咬的概率只比A型血高8%,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個體差異引起的,比如氣味、出汗,并不能證明血型的差異與蚊子叮咬偏好的關系。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研究員 周小潔:我們必須承認有的人就是不招蚊子,有的人就招蚊子,但一定不是血型,也不是性別,它主要是靠氣味。這個氣味涉及我們身體,比方說出汗的氣味,包括代謝的產物,包括每個人的不同的生理狀態,以及生理年齡等,其實都會產生不同的味道,對蚊蟲的引誘率都會產生差別。

專家介紹,蚊子選擇叮咬對象時,更依賴實際生理特征和環境因素。蚊子對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呼吸頻率更快、代謝率更高的人,如孕婦、運動后的人,更容易被蚊子發現。

吃大蒜,涂維生素B1能驅蚊嗎?

炎炎夏日,驅蚊的方法也有很多種,除了常見的各種驅蚊產品,像花露水、蚊香等,民間還有很多“高招”,比如說吃大蒜,涂維生素B1等等,這些招數,對蚊子來說管用嗎?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制所研究員 周小潔:維生素B1有很強的一種氣味,很多人把它溶解后涂抹在皮膚上。但那是人的感受,蚊子不見得覺得它很嗆。我們曾經做過實驗,把維生素B1溶解在水里,把手浸濕,然后晾干,蚊子趴在上面依然還是會吸血的。我們要站在蚊子的角度去看待這些產品,而不是以我們自己甚至通過吃大蒜服用維生素B1來驅蚊,它的作用微乎其微。

處理蜱蟲叮咬,能拍打、火燒、泡酒精嗎?

蜱蟲,俗稱“草爬子”,進入夏天,戶外活動變多,皮膚裸露也更容易被蜱蟲叮咬。一旦被蜱蟲叮咬,怎么辦?有人支招,用力拍打、用香油或者酒精浸泡蜱蟲,甚至用打火機燒、讓蜱蟲自動退出來,這些操作方式正確嗎?

蜱蟲體形很小,在2~10毫米之間,吸飽血后蟲體膨脹如黃豆大小。一旦叮咬后,為了吸血,它會拼命地把自己的頭鉆進皮膚里。專家提醒,盲目刺激蜱蟲會使其加速分泌唾液,增加被蜱蟲攜帶病原體感染的風險,甚至讓蜱蟲的口器斷裂。

中國衛生有害生物防制協會秘書長 王文龍:一般的蜱蟲叮咬后,我們不能拍打,也不能用火燒,刺激它可能會使得蜱蟲扎得更深,它的口器會留在身體里面,造成更多毒素擴散。 最正確的方法是用尖鑷子夾住它的頭部,然后垂直拔下來,以減少毒素擴散。拔下來以后,如果說有酒精或消毒濕巾的話,可以擦拭叮咬部位。如果有條件或者有袋子的話,把蜱蟲裝到袋子里。若之后出現發熱或其他癥狀,就醫的告知醫生有叮咬史。蟲子如果保存得好的話,我們可以做病原體分離,盡快判斷出傳染的是哪種病。

來源: 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