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

近日,59歲的張阿姨(化名)被牙痛折磨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跑到附近的藥房買了人工牛黃甲硝唑,齒痛消炎靈顆粒,牙痛寧滴丸服用了。

只是在服藥后約半小時,張阿姨出現全身皮膚紅疹,瘙癢,伴有咽部不適,心悸,頭暈,全身乏力,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遂立即來到了長沙泰和醫院急診科就診。

經診斷,張阿姨是服藥后導致藥物過敏。經過一系列對癥治療,張阿姨全身皮疹逐漸褪去,咽部不適、頭暈、乏力明顯改善,對長沙泰和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及時救治表示感謝。

一、什么是藥物過敏?

**藥物過敏也稱藥物變態反應,**是藥物不良反應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與人的特異性過敏體質有關。藥物過敏的核心在于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身體將藥物中的某些成分或其代謝產物誤識為“敵人”,進而產生特異性抗體或細胞免疫反應,引發各種癥狀。

藥物過敏一般發生于多次接觸同一種藥物后,首次發病具有潛伏期,再次發病則可即刻發生。

二、常見可引起過敏反應的藥物種類有哪些?

**1、抗生素類:**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磺胺類,大環內酯類(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2、解熱鎮痛類:解熱鎮痛藥通常被稱為“止痛藥”或“感冒藥”,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對乙酰氨基酚。**常見可引起過敏的解熱鎮痛藥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雙氯芬酸鈉、對乙酰氨基酚、塞來昔布。

**3、鎮靜催眠及抗癲癇藥:**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

**4、其他:**靶向藥物、造影劑、血清制品,疫苗等。

三、藥物過敏的表現有哪些呢?

藥物過敏反應的癥狀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常見的表現包括皮膚上的紅疹、瘙癢、蕁麻疹或水皰,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面部或四肢的腫脹。

呼吸道方面,患者可能感到鼻塞、流鼻涕、咳嗽或哮喘,**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喉頭水腫。**一些患者還可能會經歷惡心、嘔吐、腹瀉或腹痛等消化道癥狀,而全身性的反應則可能包括發熱、頭痛、乏力,**最嚴重的情況是出現過敏性休克,**表現為血壓急劇下降、意識模糊或喪失,危及生命。

四、發生藥物過敏怎么辦?

若出現疑似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藥,切斷過敏“源頭”,并記下藥名,及時到醫院就診。**如若發現患者呼吸困難、意識不清、過敏性休克等,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讓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通暢。一旦患者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立即按規范進行心肺復蘇。

一般而言,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加上局部類固醇藥膏可有效緩解癥狀。呼吸困難者,應給予吸氧護理;出現嚴重的全身性藥物過敏反應者,需在急性期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以遏止過敏反應的進展,并住院治療;Stevens-Johnson綜合征(SJS)及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患者住院期間需預防感染及其它致命并發癥;一旦發生休克,應立即就地搶救,注射腎上腺素,后住院治療。

患者及家屬牢記,出現(疑似)藥物過敏反應時,及時就醫,及時就醫,及時就醫!

**急診科主任張金提醒大家:**藥物過敏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藥物不良反應,了解其發生、癥狀和應對方法過敏反應至關重要。在用藥過程中,務必遵循醫囑,重視過敏風險,并在出現過敏癥狀時及時就醫。通過科學、謹慎的用藥態度,可以有效降低藥物過敏的發生率和危害程度。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泰和醫院 急診科 沈延玲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長沙泰和醫院 急診科 沈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