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每天和你朝夕相處的肺,其實是個 “卷王”?它每天要呼吸 2 萬多次,吸入 1 萬升空氣,過濾各種 “有害物質”—— 從霧霾到二手煙,從廚房油煙到隱形的過敏原,全靠氣管內纖毛以16到40赫茲的頻率擺動清理雜質。
但肺功能在20- 25 歲達到巔峰后,就開始下降,長期吸煙或暴露污染會讓下降速度翻倍,這也是為何 40 歲后慢阻肺風險驟增,而許多人直到肺功能損失超 50% 才出現癥狀。
版權圖庫圖片
今天是世界肺功能日,讓我們扒一扒這個默默干活的器官,到底藏著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
01 你的肺,正在上演“極限生存挑戰”
很多人以為肺是 “鋼鐵直男”,其實它脆弱得像 “林黛玉”。每吸一口香煙,都是給肺泡 “撒砂紙”;炒菜時身處油煙彌漫的廚房,相當于讓肺在 “桑拿房 + 煙霧彈” 里工作;冬天在室內避寒,也可能因為室內空氣不流通,讓肺被迫 吸入“循環播放的陳年老氣”。
最扎心的是,肺損傷是個 “溫水煮青蛙” 的過程。年輕時抽煙、熬夜、忽視防護,等到咳嗽不止、爬樓喘氣才發現,原來肺已經悄悄亮起了 “紅燈”。數據顯示,我國 40 歲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病率超 13%,相當于每 8 個中年人就有 1 個中招!
版權圖庫圖片
02 自測肺功能:你的 “呼吸銀行” 還剩多少“存款”?
別等到體檢報告 “報警” 才關注肺健康!這里有幾個超簡單的自測法:
1.憋氣挑戰:深吸一口氣,看能憋住多久?30 秒以上說明肺功能優秀;低于 20 秒,或中途憋悶難忍,說明該給肺 “充值” 了!
2.爬樓實驗:一口氣爬 3 層樓不喘氣?恭喜你,肺活量達標!如果爬 1 層就胸悶、呼吸急促,爬到 2 樓就狂咳不止,可能就要警惕肺部隱患了。
版權圖庫圖片
3.日常觀察:經常感覺氣短、清晨起床咳嗽有痰,或者運動后恢復時間明顯變長……這些都是肺發出的 “求救信號”!
若出現異常,建議盡快做肺功能檢查(如 FEV1/FVC 檢測)。通過吹氣測量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 比值,是診斷慢阻肺、哮喘的 “金標準”,能提前發現肺功能異常。
正常 FEV1 應≥80% 預計值,FEV1/FVC 比值>70%,若比值<70% 且 FEV1% 預計值下降,提示存在氣道阻塞(如慢阻肺)。
03 拯救肺的硬核攻略
想要讓肺 “滿血復活”,其實不用花大錢!記住這幾個實用小妙招:
1. 環境干預:給肺創造 “清潔呼吸圈”
戶外霧霾天 PM2.5>150 時,佩戴符合標準的N95口罩,避免晨跑;
裝修后通風 6 個月以上;
室內廚房需安裝大風量抽油煙機;
臥室放置空氣凈化器,每周用濕布除塵 2 次,減少粉塵沉積。如果長時間開空調需要注意室內保濕。
遠離二手煙與三手煙,家庭聚會設立 “無煙區”,車內拒絕吸煙。
版權圖庫圖片
2. 行為調整:用科學習慣激活肺動力
戒煙是護肺的 “頭號工程”:長期吸煙會讓肺泡彈性喪失。戒煙可采用 “21 天替代法”,想抽煙時嚼無糖口香糖、喝溫水,或借助尼古丁貼片輔助;
每天花 10 分鐘做 “呼吸操”—— 用吸管吹氣球鍛煉呼氣能力,或練習縮唇呼吸(吸氣用鼻,呼氣時嘴呈吹口哨狀,延長呼氣時間至吸氣的 2 倍);
熬夜會打亂肺的自我修復生物鐘,不要熬夜。如出現慢性咳嗽等癥狀,及時就醫,不要試圖忍一忍就過去。
當然,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規律的作息和強身健體的運動,特別是游泳等有氧運動,都是保護肺部和身體的法寶。
小結
肺不僅是呼吸器官,更是人體健康的 “基石”—— 每一次呼吸都為全身細胞輸送氧氣,同時排出代謝廢物。當肺功能下降導致缺氧時,不僅會增加心臟負擔(如慢阻肺患者可引發肺心病),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如頭暈、記憶力減退),甚至增加心腦血管意外(如心梗、腦卒中)的風險。研究顯示,長期肺功能低下的人群,糖尿病發病率比常人高,抑郁風險也會升高,這是因為缺氧狀態會引發全身炎癥反應,干擾免疫系統與內分泌平衡。
反之,健康的肺能為身體注入 “生命動能”:充足的氧氣供應可提升心肌耐力,改善大腦認知功能,甚至增強消化系統吸收效率。這也是為何護肺被稱為 “最基礎的養生”—— 它是所有器官正常運轉的 “動力源”。
世界肺功能日,是時候和肺來場 “走心對話” 了!從今天開始,把這些小習慣融入生活,別等失去暢快呼吸的權利,才后悔沒早點對肺好一點。畢竟,自由呼吸,才是最奢侈的幸福!
作者:九一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核:
惠洪亮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胸外科 主治醫師
張懷奇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疼痛科 副主任醫師
策劃:翟國慶
出品:科普中國
參考文獻
Martí de las Heras, Anne-Elie Carsin, General population-based lung function trajectories over the life course: an accelerated cohort study,The Lancet,2025,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5)00043-8
慢阻肺病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了解肺功能,守護呼吸健康——肺功能科普第一講,韋素蘭 焦道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