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伴隨著持續的酷暑天氣,今年的炎炎夏日成為名副其實的“熱搜”。氣溫居高不下,各種疾病也不請自來。由于機體功能、基礎疾病以及藥物應用等影響,老年人對高溫的耐受能力更弱。

高溫對老年人構成“隱形攻擊”

**心臟告急:**代謝加快、血液黏稠、血壓波動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肌梗死、心衰風險。

**中暑暗箭:**體溫調節能力下降,易發生中暑(熱射病),危及生命。

**慢性病炸彈:**高溫應激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失控或引發并發癥(如跌倒、腸系膜缺血)。

健康度夏關鍵:原發疾病控制 + 高溫危險因素管理!

牢記四道防護盾牌

1. 健康監測——做自己的“天氣預報員”

1)定期體檢:

確定疾病性質和程度,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

2)警惕癥狀:

頭暈、胸悶、手腳發麻等可能是疾病信號,有先兆及時就醫。

3)管理自己:

每天2次測血壓(晨起、睡前),吃降壓藥后1小時內別突然起身(防暈倒);糖尿病老人備血糖儀,出汗心慌先測血糖 ;藥盒分裝7天量,漏服別補吃!

遵醫囑服藥,勿擅自停藥。每天尿量少于3次或顏色深如濃茶,要警惕脫水!降壓藥物、利尿劑、 精神類藥物使用者及時咨詢醫生。

2. 應急錦囊——關鍵時刻能救命

1)胸痛發作時:

立刻擺“大字型”平躺(減少心臟負擔);保持冷靜,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遵醫囑備用); 撥打120說清:“老人胸痛持續X分鐘,有高血壓/冠心病史”;解開衣領,開窗通風,別喂水!(防窒息)

2)中暑急救三步曲:

陰涼處→脫外衣→濕毛巾擦腋窩/大腿根(比擦臉更有效)

補充淡鹽水

3. 生活防暑——吃動睡有妙招

1)飲食清淡:

“三瓜三豆”保平安(冬瓜/絲瓜/苦瓜+綠豆/黑豆/赤小豆)

注意:蛋白質攝入維持1.2g/kg/d(預防夏季肌肉流失)

2)飲水方案:

每日1500~2000ml(心衰患者按前日尿量+500ml調整),少量多次,避免血液過稠,早起一杯水,外出趕早晚

3)運動黃金時間:

看影子!影子比人長時才適合外出活動(清晨/傍晚)

推薦“樹蔭太極拳”——慢動作+深呼吸=天然降壓藥

4)環境調控:

進門3步曲:擦汗→歇5分鐘→空調先開29℃再慢慢調低

睡前定時2小時,推薦保持室溫26-28℃(濕度<60%)搭配電扇循環空氣

5)睡眠時間:

夏季適合晚睡早起,午睡半小時賽神仙,適當延長午睡時間,保證足夠睡眠時間,避免正午外出。

4. 情緒管理——“心理空調”這樣開

保持心態平和,煩躁時冥想、正念、聽音樂如《茉莉花》等慢節奏民樂(研究證實可降血壓)、聊天轉移注意力,避免情緒激動引發血壓波動。

做一些符合自己興趣愛好的活動,如練練書法繪畫、欣賞音樂戲曲等,調養情志,養盆薄荷/迷迭香,揉搓葉子聞香氣達到平復情緒“靜心”養生,防止“情緒中暑”。

專家介紹

趙陽

老年醫學科 主任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任職于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肺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及中國保健協會臟器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

河南省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病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常委委員。

長期從事心血管疾病、老年疾病、心肺康復的臨床、教學和科研。

擅長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藥物及介入),在老年相關疾病(如腦梗死,慢阻肺等)、一體多病的診治有明顯優勢,尤其在老年康復、心肺康復、老年綜合征的評估及康復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供稿:老年醫學科 趙陽

編輯:陳鵬

審核:張婧 王 凱

圖源:AI制圖

來源: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