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腰椎手術,傷口疼還能忍,大便解不出實在難受,用力排便又會牽扯傷口……”李阿姨提起術后便秘直搖頭。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脊柱外科)馮帥華副主任醫師介紹,術后臥床容易被便秘困擾,耳穴貼壓療法能有助緩解。
耳朵里藏著腸道的“私人遙控器”
您能想象嗎?小小的耳朵,竟是腸道的“秘密聯絡站”!中醫將耳朵比作倒置的胎兒,其中耳甲艇(耳朵里像小船的凹陷處)對應著腹腔,大腸、小腸等消化器官在這兒都有專屬“聯絡站”。
就像電視遙控器藏在沙發縫,耳朵上的“大腸穴”“直腸穴”,就是調控腸道的按鈕,貼上小磁珠輕輕按壓,等于給腸子發送“開工指令”。
耳穴貼壓如何“打敗”便秘
耳穴貼壓的操作簡單。護士會先在耳朵上找到和腸道相關的耳穴,比如大腸穴、小腸穴、便秘點等。
然后,把帶有王不留行籽的小膠布貼在這些穴位上。別看這只是小小的一貼,貼好后,我們只要時不時用手指輕輕按壓貼了膠布的地方,每次按壓1 - 2分鐘,讓耳朵有酸酸脹脹的感覺就行,每天按壓3 - 5次,就像給腸道做“小按摩”。
通過這樣持續刺激耳穴,就能調動身體自身的調節能力,讓腸道恢復正常的蠕動節奏,把堆積在身體里的“便便”順利排出體外。
多數患者24小時內就會有便意,仿佛肚子里的“堵車”瞬間疏通;連續貼壓3天,便秘狀況明顯改善,不少人成功告別“開塞露依賴”;耳穴貼壓能起到雙向調節的作用,無任何副作用,就算是怕吃藥的老年人也能安心使用。
居家護理小妙招,讓腸道活力滿滿
1、肚子“揉面團”按摩
躺在床上,手掌順時針輕柔按摩肚臍周圍,就像在揉發酵的面團,每次5分鐘。李阿姨分享經驗:“邊按耳朵邊揉肚子,就像給腸道開‘雙人動員會’,效果加倍!”
2、喝水“打卡挑戰”
每天保證攝入1500 - 2000毫升溫水,差不多是3-4瓶礦泉水的量。可以準備一個帶刻度的水杯,每喝完一杯就打個鉤,完成任務后給自己一個小獎勵。
3、床上“蹬自行車”
即便需要臥床,也別一直躺著不動。嘗試將腿抬起做空蹬動作,模擬騎自行車,每天做20次。別小看這個簡單動作,肚子里的腸子會跟著“晃一晃”,有效促進蠕動。
專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脊柱外科)馮帥華副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出現持續3天未排便、腹脹劇痛,或排便時伴有便血等情況,千萬不能硬扛,一定要及時就醫!特殊情況需要中西醫結合辨證施治療。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骨傷二科(脊柱外科)劉健美 熊子異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劉健美 熊子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