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爬三樓就喘得慌,咋檢查說肺沒事?”王阿姨在溫州市永嘉縣人民醫院,看著肺功能檢查結果直搖頭。原來她早上空腹趕公交,到醫院又爬了兩層樓,剛坐下就吹儀器。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李醫生指著數據解釋:“您這就像剛跑完步量體溫,結果肯定不準。肺功能檢查,得讓肺先歇口氣。”
王阿姨恍然大悟:“難怪醫生總說:準備不對,檢查白費!”
自2012年起,每年的6月27日是世界肺功能日,旨在提醒人們注意肺功能檢查,盡早發現和治療呼吸系統疾病。肺功能檢查是評估呼吸系統健康的重要工具,尤其對慢性咳嗽、呼吸困難、哮喘、慢阻肺(COPD)等疾病的診斷和管理至關重要。在檢查過程中應該如何“避雷”呢?
一、檢查時間:下午查更準!
下午檢查能測出肺的“最佳狀態”。肺功能就像人的精力一樣,受晝夜規律影響。健康人下午肺功能最“給力”,數值比中午高15%-20%,哮喘、慢阻肺患者的這種變化更明顯,這和生物鐘調節氣管肌肉緊張度有關。
由于醫院檢查大多安排在8:00-10:00,方便門診流程。如果要觀察病情變化(比如哮喘),可以早晚各測一次肺功能,看看晝夜差異。
雷區警告:檢查前15分鐘必須靜坐,抽煙、喝咖啡、爬樓梯這些行就像給肺“戴枷鎖”,測出來的數據會“撒謊”。
二、檢查姿勢:坐著吹還是站著吹?
1、推薦坐著查(更安全):
(1)坐著不容易暈倒,尤其適合老人或有心臟病的人。
(2)要挺胸坐直、雙腳踩地,像小學生上課一樣端正,這樣數據更準,前后檢查也好對比。
2、特殊情況站著查:
(1)胖人站著時,膈肌能降得更低,可能測出更大的肺活量。
(2)小孩有時站著更配合,但得有醫護人員幫忙扶著。
重點:不管坐還是站,背都要挺直,別彎腰,而且復查時姿勢要和上次一樣。
三、病情不同,檢查頻率咋調整?
1、病情穩定時
(1)普通監測:每 6個月-12 個月查一次;重度慢阻肺或總發作的人,每 6 個月查一次。
(2)調藥后:3個月復查看看藥效。
??2、病情加重時
(1)突然不舒服要馬上查肺功能和血氣分析,判斷嚴重程度。
(2)好轉后的3個月-6個月內,每1個月-3個月隨訪一次,盯著肺功能恢復情況。
四、吸煙對肺功能的影響有多大?
吸煙會偷偷損害小氣道,讓“1 秒率”(FEV1/FVC)下降。
1、為啥會這樣?
吸煙會引起氣管發炎、結構改變,讓第一秒呼出的氣(FEV1)明顯減少,而肺總量(FVC)變化不大。
2、戒煙有用不?
戒煙90天,FEV1能提高5%-10%,但長期吸煙的損傷可能沒法完全恢復。
提醒:肺功能檢查能早點發現吸煙對肺的傷害,戒煙越早,肺保護得越好!
五、檢查前咋吃飯?飯前還是飯后?
推薦飯后1小時-2小時查,避免空腹頭暈,尤其老人或慢性病患者。剛吃完別馬上查,胃脹會頂住肺,影響呼吸,最好休息一下。
六、這些情況要注意
1、做一氧化氮呼氣試驗等特殊項目需要空腹。
2、糖尿病患者得聽醫生的話,調整飲食時間。
3、檢查前別喝濃茶咖啡,別吃太油或容易產氣的食物(比如豆子),飲食清淡點。
肺功能檢查是守護呼吸健康的“放大鏡”,能幫我們及時發現肺部問題。檢查時選對時間、擺對姿勢、做好飲食管理,就能讓結果更靠譜。尤其吸煙人群和有呼吸疾病的人,更要重視定期檢查。記住這些要點,就能讓肺功能檢查成為你肺部健康的“守門人”,幫你更好地管理呼吸健康,享受順暢呼吸的生活。
參考文獻資料:
朱蕾,陳榮昌.《成人肺功能診斷規范中國家共識》[J]. 臨床肺科雜志, 2022, 27(7): 973-981.
鄭勁平,高怡.《肺功能檢查實用指南》[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朱蕾,劉又寧,于潤江. 《臨床肺功能》[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肺功能檢查指南(第一部)——概述及一般要求》[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 37(6): 402-405.
《肺功能檢查指南(第二部)——肺量計檢查》[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 37(7): 481-486.
《肺功能檢查指南(第三部)——支氣管激發試驗》[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 37(8): 566-571.
《肺功能檢查指南(第四部)——支氣管舒張試驗》[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4, 37(9): 655-658.
來源: 溫州市護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