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對血尿這一癥狀談之色變,甚至一旦發現尿液變紅,就陷入對癌癥的極度恐慌之中,仿佛血尿就等同于癌癥來臨的信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血尿的成因多種多樣,癌癥只是眾多原因之一。作為人體健康的 “警報器”,血尿是在提醒我們泌尿系統可能出現了問題,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科學地分辨出背后的 “真兇”。
泌尿系統感染:伴隨尿頻、尿急、尿痛的常見血尿原因
泌尿系統感染是血尿的常見誘因之一,其中以細菌感染引發的尿道炎、膀胱炎最為典型。當這些炎癥發生時,尿液可能會呈現出淡紅色的外觀,這是由于炎癥導致泌尿系統黏膜受損,紅細胞混入尿液所致。與此同時,患者還會伴隨排尿時的灼燒感、尿頻、尿急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尿液中甚至可見絮狀物或膿液。這類血尿通常對藥物治療反應良好,在接受抗炎治療后,癥狀往往能夠迅速得到緩解。例如,患者在服用抗生素等抗炎藥物后,通常在數天內,尿液顏色便會逐漸恢復正常,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癥狀也會隨之減輕直至消失。
尿路結石:腰痛與血尿交替出現的典型組合
尿路結石也是引發血尿的重要因素之一。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在泌尿系統內移動時,會不斷摩擦黏膜,從而導致黏膜受損出血,出現血尿。其典型表現為單側劇烈的腰痛,也就是腎絞痛,患者常因疼痛難忍而輾轉反側,疼痛過后可能會出現血尿,或者血尿與腰痛交替發生。對于結石較小的患者來說,結石有可能會隨著尿液自行排出體外,在排出的過程中,血尿癥狀也會隨之逐漸減輕。然而,如果結石體積較大,僅靠自身排泄則較為困難,這時就需要借助醫學干預手段,如體外沖擊波碎石、手術取石等,以解除結石對泌尿系統的損害,緩解血尿癥狀。
腎小球腎炎:蛋白尿與水腫伴隨的隱匿性血尿
腎小球腎炎所引發的血尿通常較為隱匿,多數情況下為鏡下血尿,即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尿液中的紅細胞。只有少數患者會出現肉眼血尿,尿液顏色呈現出類似洗肉水的紅色。這類血尿往往還會伴隨其他癥狀,如泡沫尿,這是由于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導致蛋白質漏入尿液形成蛋白尿所致;眼瞼或下肢水腫也是常見的表現,主要是因為腎臟對水鈉代謝的調節功能出現紊亂,使得水分在體內潴留;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對于腎小球腎炎的診斷,需要依靠尿常規檢查來觀察尿液中的紅細胞、蛋白質含量,以及通過腎功能檢查來評估腎臟的整體功能狀態。
泌尿系統腫瘤:無痛性肉眼血尿需高度警惕
泌尿系統腫瘤,如腎癌、膀胱癌等,所引發的血尿具有一定的特點,即 “無痛性肉眼血尿”。這意味著患者在排尿時并不會感到明顯的疼痛或其他排尿不適,但尿液的顏色卻會發生明顯變化,呈現鮮紅色或醬油色。而且,這類血尿的癥狀可能時斷時續,這會讓一些患者產生僥幸心理,認為癥狀自行緩解了。然而,如果血尿持續存在或者反復出現,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這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深入檢查,如泌尿系統超聲、CT 檢查等,以便早期發現腫瘤的存在,爭取最佳的治療時機。
其他原因:外傷、藥物或運動影響所致的一過性血尿
除了上述常見原因外,腰部外傷也可能導致血尿。當腰部受到外力撞擊或擠壓等外傷時,腎臟等泌尿系統器官可能會受到損傷,從而出現血尿。此外,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引發血尿,例如磺胺類抗生素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對泌尿系統黏膜產生一定的刺激或損傷作用;抗凝藥如華法林等,可能會影響凝血功能,導致出血風險增加,從而在泌尿系統出現黏膜損傷時引發血尿。另外,劇烈運動,比如長跑等,也可能導致一過性血尿,這主要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體內血液循環加快,腎臟等器官的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同時身體的代謝產物增加,可能會對泌尿系統造成一定的負擔,導致黏膜受損而出血。不過,這類血尿通常具有明確的誘因,當去除這些因素后,血尿一般會自行消失。
總之,血尿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我們要正確認識它,不盲目恐慌,也不掉以輕心。當出現血尿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手段,來明確血尿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守護泌尿系統的健康。
來源: 醫路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