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長期喝含硝酸鹽的水會得甲狀腺癌!”
最近,網上有一條消息稱:“長期喝含硝酸鹽的水會得甲狀腺癌!”不少人信以為真,產生擔憂。
流言分析: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
通過飲食和飲用水攝入低劑量的硝酸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癌風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正常飲食飲水并不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要喝水,而且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大家喝水也越來越多。
網上有傳聞稱:“長期喝含硝酸鹽的水會得甲狀腺癌!”那么,這是真的嗎?
水里為何會有硝酸鹽?硝酸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嗎?真的會導致甲狀腺癌嗎?今天,我們就來一個個進行分析和解讀。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水里為何會有硝酸鹽?
硝酸鹽(NO??)是一種常見的無機化合物,它本身就是自然界的“常客”。實際上,水里有硝酸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土壤和水中硝酸鹽的形成是在環境自然作用下氮循環的結果,并非人為添加進去的。
來源:維基百科
地球空氣中 78% 都是氮氣,氮氣會在植物和細菌的作用下轉化成硝酸鹽,而這個過程,地球每天都在發生著。硝酸鹽對于植物的生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從外界吸收硝酸鹽,再通過一系列酶的作用,將其轉化成自身生長必需的營養物質。
為了讓農作物更好地生長,我們還要在種植時施氮肥。氮肥主要作用就是供給葉子生長,促進枝條、秸稈、莖稈等粗壯生長。植物缺氮往往表現為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薄而小,葉色缺綠發黃。因此,我們平時吃的新鮮蔬菜中就存在大量的硝酸鹽。
因為地球生態中存在氮循環,硝酸鹽就會通過這個循環進入土壤、植物及水源中,水里天然就存在一定量的硝酸鹽。而且,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部分地區的水源中硝酸鹽含量確實會增加。一方面,農業活動是一個重要來源,例如含氮肥料的使用,過量的氮肥會隨著雨水沖刷、灌溉排水等過程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體;牲畜數量的增加也會增加硝酸鹽的排放。另一方面,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
硝酸鹽會對健康有什么影響?
說到硝酸鹽,很多人會聯想到亞硝酸鹽,因為都聽說過亞硝酸鹽很毒,就理所當然認為硝酸鹽也有劇毒,但這完全是一種誤解了。
雖然它們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毒性完全不同。亞硝酸鹽在數量大時有毒性,一次吃 200 毫克的亞硝酸鹽就有很大的中毒風險。而硝酸鹽是低毒的,一次吃幾百毫克硝酸鹽也基本上不會引起中毒。
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委員會(JECFA)曾評估硝酸鹽的安全性,并把可接受日攝入量(ADI)定為每公斤體重 0 至 5 毫克(以硝酸鈉計算),或每公斤體重 0 至 3.7 毫克(以硝酸鹽離子計算),[1]這就意味著,體重 70 公斤的人的硝酸鹽可接受日攝入量是 250 毫克/每天。
硝酸鹽不僅毒性低,而且綠色蔬菜中的硝酸鹽還有利于健康。[2]從食物中攝入硝酸鹽能夠在人體內緩慢地轉變成微量的亞硝酸鹽,然后轉變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利于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血液循環。這個作用甚至還被國外的運動醫學界利用,給運動員服用富含硝酸鹽的蔬菜汁(如甜菜汁),以便提升運動能力。[3]
喝含硝酸鹽的水會得甲狀腺癌?
說水里的硝酸鹽不安全的理由是:它會轉化成亞硝酸鹽,從而導致得甲狀腺癌。硝酸鹽確實可以在細菌作用下轉化成亞硝酸鹽,那有必要焦慮水里的硝酸鹽嗎?
先說答案:食物中的硝酸鹽含量對一般成人來說是可以安全食用的,目前也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水中的硝酸鹽會增加患甲狀腺癌風險,所以不用太擔心。
有薈萃研究顯示,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風險之間沒有顯著關聯。[4]我國的研究也認為,飲用水中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癌的發生之間的關聯性研究證據仍不充分。[5]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對硝酸鹽攝入的致癌性進行評估認為,目前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物和水中的硝酸鹽會使人致癌。[6]歐洲食物安全局根據所得的證據進行評估,結論是從膳食或食水攝入硝酸鹽不會增加人類患癌的風險。[7]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規定,生活飲用水中的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 10mg/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地區則是不得超過 20mg/L)。正規水廠的自來水會通過反滲透、離子交換等工藝處理,出廠水的硝酸鹽含量通常都是在安全范圍內的,因此只要是正規的自來水,都是可以放心飲用的。
實際上,我們攝入硝酸鹽的主要膳食來源是果蔬、腌制肉類和飲用水,但蔬菜和水果占硝酸鹽攝入總量的一半以上,甚至高達三分之二。[8]喝水所提供的硝酸鹽,僅占比較小的比例。如果擔心硝酸鹽的話,果蔬中的硝酸鹽要多得多,而不是擔心水里那點硝酸鹽。
總之,通過飲食和飲用水攝入低劑量的硝酸鹽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正常飲食飲水并不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目前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物和水中的硝酸鹽會增加癌癥風險,并不用擔心喝符合標準的水中那點硝酸鹽會導致甲狀腺癌癥。
照“謠”鏡
這類健康的謠言,往往抓住了大家“寧可信其有”的心理,但科學結論需要嚴謹的證據鏈。
目前沒有任何權威機構將硝酸鹽列為甲狀腺癌的明確誘因,與其過度恐慌,不如關注更實際的健康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體檢,這些才是健康生活的關鍵。
參考文獻
[1]FAO/WHO (1996)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certain 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WHO Food Additives Series N°35)
[2]Ma L, Hu L, Feng X, Wang S. Nitrate and Nitrite in Health and Disease. Aging Dis. 2018 Oct 1;9(5):938-945. doi: 10.14336/AD.2017.1207. PMID: 30271668; PMCID: PMC6147587.
[3]Apte M, Nadavade N, Sheikh SS. A review on nitrates' health benefits and disease prevention. Nitric Oxide. 2024 Jan 1;142:1-15. doi: 10.1016/j.niox.2023.11.003. Epub 2023 Nov 20. PMID: 37981005.
[4]Bahadoran Z, Mirmiran P, Ghasemi A, Kabir A, Azizi F, Hadaegh F. Is dietary nitrate/nitrite exposure a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thyroid abnorm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itric Oxide. 2015 May 1;47:65-76. doi: 10.1016/j.niox.2015.04.002. Epub 2015 Apr 15. PMID: 25889269.
[5]郝瑞婷,張振偉,葉必雄,等.飲用水中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疾病關系研究進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7,34(08):748-751. DOI:10.16241/j.cnki.1001-5914.2017.08.025.
[6]Grosse, Yann et al.Carcinogenicity of nitrate, nitrite, and cyanobacterial peptide toxins.The Lancet Oncology, Volume 7, Issue 8, 628 - 629
[7]The EFSA Journal (2008) 689, 1-79
[8]https://www.efsa.europa.eu/en/news/efsa-balances-consumer-risks-nitrate-vegetables-benefits-balanced-diet-high
策劃制作
作者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委員
審核丨張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