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CT輻射會不會致癌?”
“我今年已經做了兩次CT,會不會超量?”
作為放射科醫生,經常會遇到患者對CT輻射的擔憂。CT(計算機斷層掃描)確實會產生電離輻射,但它的致癌風險到底有多大?一年做幾次是安全的?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專家就來專業解答這個問題。
CT輻射到底有多大?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自然輻射(如宇宙射線、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質),稱為本底輻射,平均每人每年接受約2~3毫西弗(mSv)。
不同部位的CT檢查輻射劑量不同,大致如下:
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書中指出,輻射總危險度為0.0165/Sv,也就是當人體受到輻射劑量達到1000mSv時,癌變幾率升高0.0165。
國家現行輻射防護的基本劑量限值規定:普通人每年接受輻射的安全限值為50mSv,而常規檢查的輻射劑量遠低于這一數值;單次CT的輻射量雖然高于X光,但仍處于安全范圍內,且遠低于可能直接損害健康的劑量。
CT輻射真的會致癌嗎?風險有多高?
理論上,電離輻射可能損傷DNA,增加癌癥風險,但CT的致癌概率極低,且取決于:
**1、年齡:**兒童和青少年細胞分裂快,對輻射更敏感。
**2、檢查部位:**腹部、盆腔CT的輻射高于頭部或四肢。
**3、累積劑量:**長期、多次大劑量照射風險更高。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指出:單次CT的致癌風險約0.01%~0.1%(即1萬個人做CT,可能增加1~10例癌癥)。相比之下,吸煙的致癌風險是15%~30%,紫外線照射(如長期暴曬)也會增加皮膚癌風險。因此,CT的致癌風險遠低于日常不良習慣(如吸煙、酗酒),在醫學必要情況下,獲益遠大于風險。
一年做幾次CT是安全的?
目前,全球沒有嚴格規定CT的年度上限,因為不同人的醫療需求不同。但一般建議:
**1、普通成人:**若無特殊疾病,一年2~3次常規CT(如體檢+復查)是相對安全的。
**2、癌癥/重癥患者:**根據病情需要,可能多次檢查,醫生會權衡利弊,盡量降低劑量。
**3、兒童/孕婦:**除非緊急情況(如嚴重外傷、疑似肺栓塞),應盡量避免CT,優先選擇無輻射的超聲或MR檢查。
如何減少不必要的CT輻射?
**1、避免非必要檢查:**如普通感冒、體檢常規篩查通常不需要CT。
2、告知醫生既往檢查史:“我今年已經做過一次CT,能否用其他方式復查?”
**3、兒童/孕婦特殊保護:**如必須做CT,放射科技師應做好防護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檢查劑量來做檢查。
專家提醒
**放射科楊立主任提醒:**CT是重要的醫學工具,能幫助早期發現腫瘤、血管病變、內臟損傷等,避免漏診的傷害遠大于輻射的潛在風險。如果有顧慮,可以和醫生溝通,選擇最合適的檢查方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放射診斷科 黃漫霞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黃漫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