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我們的骨骼隨著年齡增長、激素水平變化、營養缺乏等因素影響,骨質疏松逐漸來襲。

骨質疏松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早期通常沒有癥狀,大多數患者都在骨折后才被知道(如脊柱骨折,股骨頸骨折)。但這時骨質可能已經丟失嚴重了,此時治療難度大,因此長期的骨密度監測和藥物調整是很有必要的。

骨質疏松如何診斷?

1.確診金標準:骨密度檢測(T值≤-2.5可確診);

2.影像檢查:X線(發現骨折)、CT行骨密度評估;

3.抽血檢查:血磷、血鈣、維生素D及骨代謝標志物等。

我們應該如何治療?

抗骨質疏松的藥物已有眾多種類,他們的作用機制不同,對于骨質疏松癥治療,通常根據骨質疏松的程度來來進行選擇。

以下注意事項均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1.骨質疏松、怎么吃?

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維生素K除了具有凝血作用還具有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骨骼合成需要的關鍵營養之一就是蛋白質,但補充要適量不能過度。

富含鈣的食物:補充足夠的鈣質,但不能過度。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維生素B12攝入不足的人,骨質更容易流失。

2.預防與早期干預(骨量減少階段)

同時優選食物補鈣,維生素D。有氧運動等、戒煙限酒,科學曬太陽等。且上述生活方式要長期堅持,才能與藥物治療協同作用,更好地控制骨質疏松。

3.骨質疏松階段

上述基本治療的同時配合藥物治療:如:雙膦酸鹽類藥物(抑制骨吸收)、特立帕肽(促進骨形成)等。

其他藥物:如降鈣素、雌激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生物制劑等。

4.定期復查

每年1次骨密度檢查,監測血鈣、尿鈣等指標。

對于極高骨折風險的患者,國家指南推薦進行長期聯合治療。需至專科醫生處制定具體方案。

抗骨質疏松目的不僅是緩解當下的疼痛等癥狀,更重要的是降低骨折風險,增加骨密度。這需要長期堅持治療,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持續的藥物控制,來逐漸增加骨量、增強骨骼強度,以提高生活質量。

永州市零陵區中醫醫院溫馨提示:本病早期通常無癥狀,建議女性絕經后以及男性60歲以上定期篩查骨密度,早發現早治療。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永州市零陵區中醫醫院 蔣睿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永州市零陵區中醫醫院 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