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處的杭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在歷史上有兩個特別讓世人矚目的高光時期。
第一個是兩宋特別是南宋時期,那時的臨安城不僅是政治經濟中心,更是科技文化的巔峰。沈括的《夢溪筆談》、蘇東坡的西湖治理、無數文人墨客的詩詞,讓杭州成為“人間天堂”的代名詞。馬可波羅的游記將杭州的繁華傳遍歐洲,可以說,那時的杭州是有點“世界級IP”的味道。以至1000年后的美國作家埃里克·韋納在他的《天才地理學》一書中把宋朝的杭州和2000多年前的雅典與當今的美國硅谷相提并論。
第二個階段,是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杭州有五次重大事件驚艷世界:
第一次是1972年尼克松訪華,在西湖邊與周總理會談,形成了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的上海公報,不僅改變了中美關系,更打開了中國對外開放之門。杭州作為這一歷史時刻的見證地,從此與“開放”二字深深綁定。第二次是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當天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杭州一夜之間成為全球電商之都。我記得那天朋友圈刷屏的都是“杭州,你變了!變得更酷了!”
第三次是2016年,總書記在出席G20工商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時親自向世界推薦杭州:“杭州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文化重鎮和商貿中心,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千百年來,從白居易到蘇東坡,從西湖到大運河,杭州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傳說引人入勝。杭州是創新活力之城,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在杭州點擊鼠標,聯通的是整個世界。杭州也是生態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著江南韻味,凝結著世代匠心。”
第四次是2023年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手、AR技術韻味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讓世界驚艷和驚呼:“簡直是未來科幻大片!”
第五次,就是龍蛇之交引爆全網的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龍”現象。這是科技經濟領域的“現象級事件”,讓全國乃至世界重新審視杭州的科創實力。
對此,我們會不會有一種“天下從此重杭州”的自傲和豪邁?對此,我是這樣看的。
第一,意外之喜,科技“爆款”背后的時代機遇。
“杭州六小龍”的走紅,有點像一場“科技狂歡”。從算法突破、產品出圈到資本追捧,六家企業幾乎同時站上全球舞臺。所以說“橫空出世”一點不為過。我注意到,從時間線上說,“六小龍”不是同時走紅的。最早的是2023年11月,前后大概一年多一點時間。看到“六小龍”出圈,作為一個曾經的科技人,第一反應確實是驚喜,所謂驚喜當然是出乎意料的。我在潮新聞的讀端文章中,論述了此事的意義:進一步提升了中國自主創新的自信、增強了中國創業精神的國際影響力、增強了當前形勢下的社會認可和精神力量。可以說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情理之中,杭州的科創基因之我解。
為什么是杭州?而人們心目中的更重要城市。創新就是這樣不經意地產生了,有點讓人瞳目,其實它合乎創新規律。我的拙作《有為與有效》一書用“五維密碼”來了個性化的解答。首先是頂層戰略的長期主義,從“八八戰略”到“創新強省”。其次是浙商精神的滋養,敢闖敢試、務實創新的浙商,與“新四軍”(海歸派、阿里系、高校系、浙商系)的融合,誕生了獨特的創業密碼。其三是民營經濟與數字經濟雙輪驅動,讓創新企業如魚得水。阿里巴巴的生態輻射、云棲大會的持續賦能,讓這里成了“創業者的天堂”。其四是政府角色的轉變,浙江和杭州的政府的“店小二”服務不是口號。背后是政府開放包容和“一站式”服務的支撐。其五是生態閉環,從實驗室到獨角獸,全鏈條護航。特色小鎮、眾創空間、創業大賽、各式大會、科技金融,等等,締造了“熱帶雨林式”生態。還有五個啟示、一對關系和一個公式,論述了“六小龍”背后的科創生態,這里不贅述。現在用我最多的一句話是:有人說創新是不能被計劃的,是偶然因素。我不這么看。我認為,創新可能不是被計劃的,但一定是被哺育、引導和催生的。還有一句:創新沒有奇跡,只有生態。創新生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此,我堅信不疑。
第三,義不容辭的使命,記錄時代、憧憬未來。
為什么要寫這本書?起初確有顧慮,不是謙詞。一是怕自己水平有限,寫不出深度;二是怕被說“蹭熱度”。但出版社的朋友說:“親歷者的視角最珍貴。”最終,我決定寫下這本書,因為我以三個身份自勉:作為親歷者,我在科技部門工作五年,見證過杭州向“創新之城”的蛻變的過程。這種時代感,讓我必須記錄;作為見證者,我目睹過創業者們的奮斗、挫折和成就。這些故事,值得被看見;作為觀察者,我希望通過數據、案例和訪談,客觀呈現杭州的創新生態。寫這本書,不是下結論,也沒資格下結論,目的是拋磚引玉,希望引發政界、學界、業界的討論:如何讓“六小龍”變成“龍騰鳳舞”?如何讓杭州的科創生態更肥沃?我清醒地看到浙江和杭州的科技創新還有很多短板、弱項,需要迎接更大的挑戰,挑戰也是機遇。我多次呼吁:全國看杭州,杭州怎么辦?杭州不能止步于“六小龍”,而要打造“全球創新之都”!要通過“六小龍”現象的總結和思考,在全社會首先是各級領導中凝聚“創新是第一動力”的共識,從政策到輿論,全面支持科創;要進一步促進生態升級,加強高校-企業-政府的聯動,深化科教人一體改革,打造“產學研金用政才介美云”全鏈條生態;要將“六小龍”現象轉化為城市品牌,吸引全球人才和資本;要進一步弘揚“敢為天下先”的杭鐵頭精神,讓創新基因融入城市血脈。
我相信,當杭州把“科技創新”刻入DNA,當“六小龍”變成“千龍騰飛”,那時的杭州,必將讓世界再次驚嘆!
(本文作者: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
來源: 浙江日報、浙江省科普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