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棲息于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較潮濕的丘陵雜灌叢中,挖洞居住。夏天是它們會把洞穴建在通風涼爽,地勢較高的山坡上;冬天時又會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低的地方筑洞。它們白天多蜷縮在洞內睡覺,夜晚才出來活動。

穿山甲的舌頭很長,沒有牙齒,用舌頭探入洞內覓食螞蟻及白蟻。穿山甲擁有堅硬的鱗片,當穿山甲遇到敵人的時候,會將自己的身體蜷縮起來,堅硬的鱗片讓猛獸難以咬碎或者下咽。從前,穿山甲的數量有很多,人們經常能在叢林中看到它們的身影。但因為穿山甲的鱗片具有藥用價值,加上它的肉質細嫩鮮美,性格膽小不會攻擊人類,因此遭到了人們的大肆捕殺,野生穿山甲的數量急劇銳減。現在,穿山甲已經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前,人們認為穿山甲的鱗片具有活血化瘀、通經下乳的作用。不過,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顯示,穿山甲鱗片的成分其實和人類的指甲蓋成分相同。

來源: 南畝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