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株洲愛爾眼科醫院收治一名因視力進行性下降就診的青年患者,經系統檢查確診為葡萄膜炎。半年前,患者發現眼前出現飄動黑影,誤以為系普通“飛蚊癥”,僅在附近診所進行簡單處理。隨著時間推移,黑影未消退反而加重,近期出現視物模糊、眼前似蒙薄霧等癥狀,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患者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后,立即前往專科醫院就診。
視物異常需警惕,葡萄膜炎或為“元兇”
經系統眼科檢查,患者確診為“葡萄膜炎”。這一醫學名詞令家屬感到擔憂。對此,眼科醫生解釋道:“葡萄膜炎是眼內葡萄膜組織及相鄰結構(包括視網膜、視網膜血管和玻璃體)的炎癥性疾病,屬于眼內炎癥范疇。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眼前黑影飄動等,若未及時干預,可能繼發青光眼、白內障甚至眼球萎縮等嚴重并發癥,需引起高度重視。”
葡萄膜炎:病因復雜、易復發的眼內炎癥
葡萄膜炎是眼科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其病因及類型多達百余種,包括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創傷性及特發性因素等。該病具有易反復發作的特點,診治需結合多模態檢查手段,臨床管理較為復雜。值得注意的是,葡萄膜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但以20-50歲青壯年人群更為多見。
規范治療:多維度管理助力病情控制
患者確診后,應進行規范化治療流程,具體包括:
1、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調節劑等控制炎癥反應;
2、眼部護理:保持眼部清潔,避免過度用眼及強光刺激;
3、定期復查:通過裂隙燈顯微鏡、眼底照相及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等手段動態監測病情變化。
患者嚴格遵循醫囑,每日按時準確用藥,并認真開展眼部護理工作,包括合理用眼、定期清潔眼周等,這些行為有助于維持眼內環境的穩定,對眼部疾病管理將起到積極作用。
眼健康需“早發現、早干預”
我國葡萄膜炎患者群體呈現“兩高一低”特征:致盲風險較高、復發率較高、公眾認知率較低。我國目前葡萄膜炎患者有300余萬名,50歲以下患者約占86%。有人將葡萄膜炎形容為悄悄致盲的“紅眼病”,10%-15%的失明源于此病。
葡萄膜炎的發病原因
1、感染因素: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可直接侵犯葡萄膜。感染可為內源性(體內其他部位感染通過血行傳染)和外源性(手術或外傷后)。
2、自身免疫因素:正常眼組織中含有多種致葡萄膜炎抗原,在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時,可出現對這些抗原的免疫反應,引起葡萄膜炎。
3、代謝障礙:任何原因所致氧自由基代謝產物大量增加,都可能直接導致組織損傷和葡萄膜炎,還可誘導其他炎癥介質的釋放,加重炎癥反應。
4、家族遺傳史。
葡萄膜炎的癥狀
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或無眼紅、眼痛,但眼前有黑影漂浮、視物模糊或視物變形、閃光感、視力下降等。
葡萄膜炎病因復雜、種類繁多,且往往呈現“發作-緩解-再復發”的特點,病程長、易反復發作,每次炎癥發作都會對患者眼內組織及視功能造成嚴重損傷,并導致多種并發癥,增加視力喪失的風險。
由于葡萄膜炎病因多樣性,需要進行個體化治療。有的患者僅需眼局部用藥,有的則需要全身治療;有的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有的還需要聯合應用免疫抑制劑;有的僅需治療數天或數周,有的則需治療數月甚至數年。
株洲愛爾眼科醫院提醒:葡萄膜炎很多時候是慢性的,持續多年,并常反復發作,患者如果突然出現視力模糊或者眼紅、眼痛等情況,不要因為亂用眼藥水而延誤治療,應及早去醫院請眼科專科醫生進行診治。建議:
1、 普通人群:40歲以上建議每年進行一次眼底基礎篩查;
2、 高危人群: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白癜風等系統性疾病者,需加強眼健康監測;
3、 確診患者:應遵醫囑規范治療,定期復查,避免自行停藥或調整用藥。
(科普來源:愛爾眼科醫院集團)
(注:本文所述病例已脫敏處理,診療方案符合臨床診療規范,不涉及具體藥品及醫療器械推薦。)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株洲愛爾眼科醫院 劉霜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株洲愛爾眼科醫院 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