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時42分,我們迎來了夏天的第四個節氣——夏至。“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來,我國古人會通過觀察日影的長短變化來判斷時節變化,“立竿見影”這一成語便與之相關。有趣的是,在夏至這天正午時分,太陽位于天頂,陽光垂直地射向地面,北回歸線地區會出現“立竿無影”奇景。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陽氣始衰,鹿角開始脫落,知了鼓翼而鳴,一種名為半夏的喜陰藥草仲夏時節生于沼澤地或者水田。
夏至是盛夏的起點,雖然還沒有到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但離“入伏”也不遠了,此時節,氣溫高、濕度大,雷陣雨頻頻造訪,小伙伴們出門可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日曬雨淋的雙重暴擊呀!
我國自古以來注重飲食,時令節氣的飲食格外講究,“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這天吃面,是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的習俗,此時新麥登場,食面有嘗新之意。此外,有些地方的人們會讓小孩子坐在家里門檻上吃豌豆糕,從而期盼平安吉祥、節節高升。
樹上蟬鳴聲聲,池塘里蛙聲陣陣,荷葉青翠碧綠,荷花亭亭玉立。夏至已至,人間晴好,萬物繁盛,讓我們一起迎接充滿活力的盛夏~
來源: 央視新聞、新華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