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情況變幻莫測
一旦意外落水
可調配的救援力量薄弱
支援手段缺乏
對船員來說
掌握海上自救互救知識
非常重要
PART-01 落水后有哪些因素危及生命?
對于落水者來說,海上求生面臨的重要威脅,首先是溺水,然后是船位和救生艇、筏的位置不明等。此外還有:
對海水溫度缺乏耐受力
一般來說,當水溫為0℃時,落水者只能在水中支持15分鐘;
水溫在2.5℃時,可支持30分鐘;
水溫5℃,可支持3小時;
水溫15~20℃,可支持10多小時。
其原因與落水者體內熱量的大量喪失有關。
烈日的曝曬
烈日的炙烤,會造成皮膚日光性灼傷。
體內水分的大量消耗會引起體內電解質平衡發生障礙。
加上頭部受熱過多,出現劇烈頭痛、眼花、惡心、嘔吐、煩躁或嗜睡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干渴
干渴,暈浪,缺乏食品,恐懼等都是落水后的生命威脅。
PART-02 下面這些自救知識要掌握!
第一時間發出求救信號
在海上,船舶一旦遇險,應通過一切手段,將遇險的具體情況、時間、地點、遇險性質、所需幫助等和報警求救信號發送出去。
一般可通過甚高頻(VHF)、DSC、GNDSS衛星通信系統、應急示位標等通信裝備。
條件允許時,也可以直接用手機撥打中國水上搜救專用電話:
12395
請記住是123“救我”!
撥打后等待救援。
棄船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棄船警報信號
棄船警報信號為:“一分鐘連續鳴笛七短聲,一長聲”。
所有在船人員聽到警報后要立即穿好救生衣,按各船艙中的緊急疏散圖示方向集合棄船。
逃生通道
可利用內梯道、外梯道和舷梯逃生,在機艙的人員可利用尾艙通往上甲板的出入口逃生。
向船舶前部、尾部和露天甲板疏散,必要時可利用救生繩、救生梯向水中或來救援的船只上逃生,也可穿上救生衣跳入水中逃生。
要聽從指揮依次序登救生艇(筏)離船。
棄船后,應盡快遠離出事船只,因為下沉的船舶容易形成漩渦,把人卷入。
跳水求生
跳水求生前要穿好救生衣,盡量避免從高處入水(最好不超過5米)。
跳水前要先觀察水面,確認無落水者,無障礙物,盡可能選擇在上風處,遠離船舶的破損缺口處跳水。
PART-03 落水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落水人員的性命安全,取決于他在獲救前在海中支撐時間的長短,這固然和個人體質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所采取的防護自救手段不同。
保持“HELP”姿勢
**“HELP”**姿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身體表面暴露在冷水中,降慢了體熱散失速度,能使頭部、頸部盡量露出水面,以保持視野和避免傷害。
“HELP”姿勢為:將兩腿彎曲,盡量收攏于小腹下,兩肘緊貼身旁夾緊,兩臂交叉抱緊在救生衣胸前,僅有頭部露出水面。
痙攣出現莫慌張
出現痙攣(抽筋)現象千萬不要慌張,改變原來的游泳姿勢,深吸一口氣,將頭向前彎入水中,四肢放松下垂,慢慢用力按摩痙攣部位。
另外,還可以在水中盡力拉伸痙攣部位,從而得到緩解。
注意穿衣服
穿上救生衣之前,應盡可能多穿衣服,這樣可以更好的杜絕海水與身體直接接觸帶走身體熱量,如果船上有保溫服一定要穿。
衣服最好淺色系優先,更容易被看到。
此外,最好能夠將身體上的金屬物品給去除,例如皮帶扣和鞋口,以防止你在掉進救生艇的時候意外刺穿它。
借助一切有浮力東西
借助救生衣、救生圈等有浮力的東西。
救生衣、救生圈一定要綁緊和抱緊,因為海浪可能會他們沖開。
如果沒有救生工具就尋找材料,比如空瓶子,泡沫等,把他們塞到衣服里增加浮力。
如果有大件漂浮物可以抓住,這適用于在上游的情況,在下游的話一個浪打過來會被撞到。
不要游泳
不管你的游泳技術有多好,你是不可能游到岸的。
當你暫時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動,保存體力,等待別人的救援。
如果發現附近有船舶,再想辦法向他們發出救助信號。
不要喝海水
千萬不要喝到海水,海水鹽份太高,容易讓身體脫水。
落水后不要掙扎,先深呼吸一口大氣,讓身體浮起,一定要保持冷靜。
強大的意志力
當你沒有直接生命危險后,你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來抵抗恐懼。
獲取食物
落水者要努力設法獲取各種食物來維持生存。
PART-04 如何讓救援人員盡快找到你?
由于大海十分遼闊,加上海浪的影響,救援人員很難發現待救者。
這時遇難者應盡可能利用各種信號,如鳴槍、旗幟、氣球、信號彈、閃光燈、太陽反光鏡等來表明自己所處的位置。
其中紅色的信號最易被發現。
好啦
這一篇長長的推文
希望幫助你掌握
海上自救的知識和技能
愿每一次出海
都能平安返航!
來源: 出發去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