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中國陶瓷的發展史也是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史?
答:中國的陶瓷史其實也是一部中國歷史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陶瓷的發明及其工藝和藝術的輝煌成就,對于人類生活與文化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的陶瓷史既是民族藝術與科學漫長的發展史縮影,也是當時社會生活及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經濟的真實反映。縱觀中國陶瓷的發展,每個歷史時期,每個朝代都在陶瓷上留下了明晰的時代烙印。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陶瓷作品,記錄著先民們生存的愿望,陶塑的動物或者模仿打獵而來的形象及線條、裝飾,演示著先人的生活的必須和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從陶器器型、及工藝質量的提高再到裝飾圖案的演變,表達著文明的演化與發展。到秦代,兵馬俑的出現,昭示著秦朝陶瓷的雄偉和注重寫實,力求形態的逼真和細節的刻劃。漢代,經濟得到恢復,社會各方面都得到發展,陶瓷也呈現出與秦代不同的時代特征,陶瓷的內容和藝術風格,也隨之發生變化,開始注重傳神之處的刻劃,強調動勢和表情,表現出一種豪放雄邁,飛揚流動的美學格調,這也正是漢代社會的真實寫照及漢代時期的審美特征。到了唐代,社會繁榮,開放、包容,表現在陶瓷上是激揚慷慨、瑰麗多姿、壯闊奇縱,雄俊的格調,這也是唐代國威遠播、熱情煥發的時代之音的生動再現。宋代是個以文治國的時代,也是經濟、陶瓷、書畫、藝術、文學的鼎盛時期,陶瓷的工藝、科技、藝術更是空前發展,陶瓷窯址不僅如雨后春筍,遍及南北各地,而且多能影響深遠、垂范中外與后世,堪稱歷史高峰。宋代陶瓷俊麗清晰、簡約內斂、高貴精致的藝術審美風尚,也是這個時代精致追求極致的哲學觀念的綜合反映。
元代,隨著強悍的少數民族的統治,雖然學習繼承了很多漢人的特點,但也留下了的陶瓷豪放、、雄偉、渾厚、凝重、細膩、生動的印記。明代,陶瓷有了回歸技法的完美,開始追求剛勁與精妙,追求書卷氣與秀麗,逐漸發展開拓出和明朝社會審美情趣相一致的清新、素淡、鮮明、豐富的富有人文書卷氣息的藝術風格。清朝是一個奮發向上,堅定多元的社會,這時期,統一了蒙古、新疆、西藏,恢復了中國廣闊的邊界,表現在陶瓷藝術上,是中國陶瓷歷史上又一座豐碑,達到了高峰。這時期,工藝技術水平極高,極大影響了人們的審美追求,繁華的社會,造就了清朝求精、求奇、求巧、求富貴的陶瓷藝術風尚。中國的陶瓷記錄并影響著中國歷史文明的進程。所以說,中國陶瓷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史,一部形象的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
來源: 問汝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