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燃油寶’能讓汽車一箱油當一箱半開、去除汽車積碳、讓汽車的尾氣排放更符合環保標準……”
有些加油站會售賣一種叫“燃油寶”的產品。在宣傳中,這個產品功能非常多:比如能讓你的汽車一箱油當一箱半開、能去除汽車積碳、能提升汽車動力、能讓汽車尾氣排放更符合環保標準等等。
流言分析:這種說法很不嚴謹。
燃油寶這個產品是在二三十年前,汽車發動機技術相對落后,高標號燃油在偏遠地區不普及的時代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的產品,現代汽車發動機隨著技術的提升,效率更高,也更不容易產生積碳。燃油寶或類似產品對于汽車本身性能的提升或零部件狀態的改善效果不明顯,還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一定風險。
在加油站給車加油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加油站會售賣一種叫“燃油寶”的產品。在宣傳中,這個產品功能非常多:比如能讓你的汽車一箱油當一箱半開、能去除汽車積碳、能提升汽車動力、能讓汽車尾氣排放更符合環保標準等等。
車主的群體里,對于燃油寶這個產品,評價也是比較兩極分化,有人覺得確實有用,也有人覺得它是“智商稅”,甚至可能對車輛動力系統造成損害。
那么,燃油寶真的有用么?
某網購平臺截圖
首先說結論,燃油寶或類似產品對于汽車本身性能的提升或零部件狀態的改善效果不明顯,還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一定風險,沒必要購買。
燃油寶是什么?
燃油寶或類似產品的正式名稱是“燃油添加劑”,是一種需要與汽油混合使用的化學制劑,一般分為兩大類,即:清潔型和功能型。
根據成分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清潔型燃油寶又能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聚醚胺(PEA)、聚異丁烯胺(PIBA)含量一般不超過 15% 的“日常養護型”燃油寶。它理論上可以通過活性成分吸附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阻止燃油中膠質成分和雜質的沉淀,將初期形成的積碳微粒包裹成膠束,分散到汽油中隨燃燒排出,避免聚集成大塊積碳。這種類型的燃油寶通常需要長期添加,每次添加劑量較少,短期內效果不直觀,需要長期使用才能見效。
一類是聚醚胺(PEA)含量大于 30% ,添加部分聚異丁烯胺(PIBA)及強效表面活性劑的“強效清潔型”燃油寶。這類燃油寶理論上可以通過 PEA 的耐高溫性在進入燃燒室等發動機內部高溫區域內仍然保持活性,通過高活性表面活性劑滲透已經形成的積碳層,破壞其結構并將其分解為小顆粒排出,達到清潔活塞頂、噴油嘴等區域的積碳的目的。
功能型燃油寶主要作用成分是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MMT)等金屬抗爆劑,理論上通過加入汽油,可以臨時提高汽油的辛烷值,用于抑制爆震,一般用于沒有高標號汽油時作為應急使用,也有部分塞車由于發動機結構特殊需要添加功能型燃油寶。
但添加功能型燃油寶的低標號汽油無法代替高標號汽油使用,如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燃燒室積碳增加、損傷氧傳感器和三元催化器等元器件。
看完以上介紹,大家對燃油寶的分類和功效可能都有所了解。下面我們再來說說,為什么家里的車沒必要使用燃油寶。
汽車沒必要使用燃油寶的原因
1、燃油寶不能提升發動機性能
很多關于燃油寶的宣傳里會說“燃油寶能提升車輛性能”,但其實燃油寶只是通過清理發動機積碳,將車輛損失的部分性能恢復,而且實際效果往往在長期使用后恢復 5%~10% 的性能,遠達不到其宣傳的“提升20%~30%性能”。
2、部分發動機使用燃油寶時可能會產生風險
一部分發動機由于結構原因,比如大眾 TSI 發動機,在使用含有 PIBA 的燃油寶時,可能不僅清潔效果不好,還會增加積碳的產成。
3、燃油寶成分和質量得不到保證
市面上很多燃油寶質量不穩定,有一些地方加油站出售的燃油寶甚至是三無產品,之前媒體也有報道市場監管總局抽查顯示不合格率超 40% 。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4、使用燃油寶不一定省錢
理論上燃油寶確實能給車輛省油,但省油的效果其實并不明顯,雖然其宣傳省油效果可以達到 20% ,但實際效果很少有達到 5% 的。以一輛家用車的油箱為 50L ,今日 92 號汽油價格為 7.1 元/L,使用燃油寶后一箱油可以省 17.75 元,而你買一瓶燃油寶可能需要大幾十元........
5、燃油寶無法完全代替物理清洗
不管是養護型燃油寶還是清潔型燃油寶,都只能一定作用的減緩積碳形成或清洗部分積碳,無法將積碳完全去除,如果需要徹底清洗積碳還需要用物理清洗的方式(如核桃砂噴砂等方式)。
鑒于以上諸多因素,在使用燃油寶之前,建議找專業人士咨詢,自己的車型是否可以使用燃油寶,使用什么類型、哪個品牌、什么型號的燃油寶以及應該如何使用。以免對自己的愛車造成不必要的損壞。
總體來說,燃油寶這個產品是在二三十年前,汽車發動機技術相對落后,高標號燃油在偏遠地區不普及的時代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的產品,現代汽車發動機隨著技術的提升,效率更高,也更不容易產生積碳,而燃油寶這個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可能就要慢慢淡出歷史的舞臺了。
照“謠”鏡
類似產品的夸大宣傳,大多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1.瞄準用戶痛點,制造焦慮
緊扣消費者對“成本”“效率”的焦慮,將產品塑造為“解決核心問題”的“捷徑”。例如,車主擔心積碳損傷發動機,燃油寶的商家便用“徹底清除積碳”刺激需求。
2.依賴信息差,規避專業驗證
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往往存在著天然的信息差,有些商家會利用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實驗數據(如“實驗室理想條件”與“實際使用場景”的差異)、不熟悉行業標準(如燃油寶的“GB 19592-2019”僅規定“清凈性”,未認可“省油”)的弱點,通過營銷話術替代科學證據。
參考文獻
[1] 盧翔,司徒粵,謝德龍,等.汽油發動機積炭的形成、清除機理及汽油清凈劑的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 2012, 31(5):6.DOI:CNKI:SUN:HGJZ.0.2012-05-011.
[2] 鄭偉平,趙杰,陶志平,等.汽油清凈劑的發展歷程與展望[J].石油化工, 2021, 050(011):1214-1221.
策劃制作
作者丨二豬 科普創作者
審核丨梁忠偉 中國機械學會微納制造\智能運維專委會理事、中機聯綠色制造專委會常務委員
孫明軒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授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董春松 江南大學國家安全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