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是指口腔黏膜表層組織局限性壞死脫落而形成組織缺損或凹陷,上皮完整性破壞。

潰瘍發作時疼痛明顯,嚴重者可影響進食吞咽、說話等。部分患者口腔潰瘍反復發作,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又有哪些類型呢?**以下對生活中較常見的幾種口腔潰瘍進行簡單介紹。

1

復發性口腔潰瘍

復發性口腔潰瘍又名復發性阿弗他潰瘍、復發性阿弗他口炎。

該類潰瘍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但病因不明,免疫功能異常、遺傳因素、系統性疾病、微生物感染、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都可能導致潰瘍的發生。

其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并具有****以下臨床特征

  • “黃”—潰瘍表面可見黃色假膜
  • “紅”—邊緣有充血紅暈帶
  • “凹”—潰瘍中央凹陷
  • “痛”—灼痛明顯

此外,本病還具有周期性、復發性和不治自愈的自限性。它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皰疹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潰瘍直徑較小,約2mm,數目可多達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散在分布,似“滿天星”,疼痛最重,可伴有頭痛、低熱等全身癥狀;

皰疹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何莉紅醫生供圖)

(2)輕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80%的復發性口腔潰瘍為此型,病損直徑5-10mm,數量相對較少,10-14天可自然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

輕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夏娟教授供圖)

(3)重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直徑可大于1cm,潰瘍大而深,疼痛劇烈,潰瘍期可達1-2月甚至更長時間,愈合后可留瘢痕。

重型復發性阿弗他潰瘍

(夏娟教授供圖)

上述潰瘍發作時若癥狀較輕或復發次數較少,可不予處理或僅進行局部藥物治療;

對于癥狀較重或頻繁發作者,需采用局部和全身聯合用藥以控制病情,促進愈合,減少復發。

預防方法主要是注意飲食,營養均衡,減少刺激性或過硬過燙食物的攝入,同時注重口腔衛生;生活中保持愉快心情,充足睡眠,適當運動。

此外,若除反復口腔潰瘍外,還伴有結節紅斑、痤瘡樣皮疹等皮膚損害、眼部炎癥、生殖器潰瘍等癥狀,可能為白塞病,后者又稱為“口-眼-生殖器三聯癥”,應及時到相應科室及風濕免疫科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

創傷性潰瘍

該類潰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如殘根殘冠或不良修復體刮擦黏膜、喜歡咬頰或尖銳物等不良習慣、進食過燙食物等均可能引起創傷性潰瘍。

創傷性潰瘍(王娟醫師供圖)

治療此類潰瘍首要措施是去除刺激因素,糾正不良習慣,必要時輔以局部治療,潰瘍便能明顯好轉,且愈合后不再復發。

3

癌性潰瘍

癌性潰瘍多見于中老年人,病損底部多為菜花狀或顆粒狀突起,邊緣隆起,質硬。

癌性潰瘍

(陶小安主任醫師供圖)

癌性潰瘍不具有自限性,因此,如遇口腔潰瘍持久不愈,應及時就醫,行活檢以明確診斷。戒煙酒、檳榔,去除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等是預防癌變的重要手段。

4

結核性潰瘍

結核性潰瘍多繼發于開放性肺結核,潰瘍呈邊緣不整齊的鼠噬狀,底部高低不平,有紅色肉芽組織,表面常覆膿性分泌物,無法自愈。


結核性潰瘍

(楊靈瀾副教授供圖)

故對于口腔潰瘍經久不愈,尤伴有低熱、盜汗、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者,應盡快就醫,明確診斷。

5

皰疹性口炎

皰疹性口炎由Ⅰ型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包括原發性皰疹性口炎和復發性皰疹性口炎。


皰疹性口炎

(夏娟教授供圖)

原發性皰疹性口炎以6歲以下的兒童較多見,因接觸了單純皰疹患者引起,發病前可有發熱、頭痛、疲乏不適等全身癥狀。原發性皰疹性口炎愈合后,部分病例可能發生復發性損害,即復發性皰疹性口炎。病損常常為針頭大小的成簇小水皰,破潰后形成許多小潰瘍,可融合為大面積的不規則潰瘍,疼痛明顯。對于患有原發性皰疹性口炎的患兒,家長應及時帶往醫院治療。

對于復發性皰疹性口炎患者,癥狀較輕者以局部抗病毒治療為主,繼發感染時輔以局部抗感染治療;癥狀較重或頻繁復發患者可予以全身抗病毒治療。同時,注意休息,多飲水,口服維生素C等。

溫馨提示>>>

口腔潰瘍可能由各種各樣的因素所引起,為了預防口腔潰瘍的發生,我們應該:

  1. 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營養均衡,時刻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2. 若出現口腔潰瘍影響正常生活,可通過治療緩解病情
  3. 如潰瘍經久不愈,更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切不能掉以輕心

供稿:口腔黏膜病科 鄧淼、夏娟

來源: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