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溫多雨季節
各種野生菌類及植物
進入生長旺盛期
大雨過后,小蘑菇們又在探頭探腦
它們能吃嗎?
一直以來,**民間有一些辨別毒蘑菇的方法,但它們大多數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些人輕信這些方法,誤食毒蘑菇導致中毒,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世界上有上萬種大型真菌,它們的形態和成分具有多樣性,辨別它們是否有毒需要專業知識,并非特定經驗所能勝任。
毒蘑菇有哪些普遍特征?假設不慎誤食了,又該采取什么搶救措施呢?
**“頭戴帽子,腰系裙子,腳穿靴子。”**這是毒蘑菇形象的普遍特征,但不意味著適用于所有毒蘑菇,具體判斷還要“就菇論菇”。
毒蘑菇是一類可使人或動物中毒的大型真菌,大多數隸屬于擔子菌,少數屬于子囊菌,其種類繁多,形狀各異,以傘狀為主,也有片狀、耳狀、盤狀、馬鞍狀等。
**與可食用蘑菇相比,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志,**其大小、形狀、顏色、花紋等變化多端,在野外混雜環境中極難鑒別。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鸚哥嶺片區,就生長著多種毒蘑菇,其中不乏有劇毒的裂皮鵝膏、灰蓋粉褶鵝膏和亞稀褶紅菇。
以裂皮鵝膏為例,這種蘑菇的形象就非常吻合上述的普遍特征,有菌蓋、菌環和菌托,通體白色,造型普通,其質感與我們日常食用的平菇類似,因此一般人難以區別。實際上,這種蘑菇毒性極強!
在海南,常見的出自“鵝膏屬”的還有小致命鵝膏、異味鵝膏、擬卵蓋鵝膏、歐氏鵝膏、假褐云鵝膏等,它們都含有劇毒,且形象似一把白色小傘,廣泛存在于熱帶雨林中,讓人很難辨別。
誤食毒蘑菇會怎樣?
誤食毒蘑菇后的癥狀主要分為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腸胃炎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和光過敏性皮炎型。
還有一些毒蘑菇食用后能讓人產生奇怪的幻覺,它們被統稱為“致幻蘑菇”。
此中毒癥狀開始的前30分鐘主要表現為焦慮、緊張、輕微頭痛、腹痛、惡心、眩暈、乏力、寒戰、肌痛及嘴唇感覺麻木;30至60分鐘開始出現神經病癥狀、視覺錯亂、色彩和形態干擾、精神歡快、現實感喪失、時空感改變、動作失調等;1至2小時后,視覺錯亂增強,知覺扭曲更加強烈,2至4小時后,癥狀逐漸消失,大部分在4至8小時后完全恢復。
在海南,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的主要種類有大青褶傘、日本網孢牛肝菌、褐點粉末牛肝菌、黑頂蘑菇等。誤食該類毒蘑菇后,大多數在食用后的15分鐘至2小時出現癥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8至12小時后,癥狀一般會自發消退。
如何避免蘑菇中毒?
勿食用野生蘑菇!!!
**不要采摘、購買和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這樣才是最安全的。若是不慎誤食了毒蘑菇,應盡早采用催吐、導瀉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素。同時,要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就診時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以方便毒蘑菇的鑒定,進一步明確診斷。
注:內容綜合海南日報,圖片源自網絡,僅作為科普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來源: 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