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粉豆花,夜飯花,狀元花,夜來香,胭脂花,丁香葉,苦丁香,野丁香

功效:祛濕利尿,活血解毒“紫茉莉是鄉間最平凡的野花,它們整片整片地叢生著,貌不驚人,在萬綠中卻別有一番姿色。”這是林清玄散文中的一段描述。

寥寥幾筆,道出紫茉莉的平凡。盡管紫茉莉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在文學作品中,卻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說明它確實有其獨特之處。提到紫茉莉,雖然名字中帶有“茉莉”二字,實際上,它并不屬于廣受喜愛的茉莉花科植物,而是隸屬紫茉莉科紫茉莉屬,它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花朵形狀類似茉莉,而花色常常是紫色,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紫茉莉并非我國土生土長的植物,它原籍熱帶美洲,明代時才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很快找到適合它生活的新家園,成為觀賞花卉,還被廣泛地栽培到南北各地。為此,它在花壇中綻放著迷人的光彩,有時也會在野外自然生長,成為一種野生植物。紫茉莉天性喜愛溫和而濕潤的氣候,寒冷的耐受性薄弱。在江南地區,冬季來臨,紫茉莉地面上的枝葉,往往部分枯萎凋零。地下根莖卻能夠安全地度過冬季,成為一種宿根草花。次年春季,這些根莖會繼續生長,萌發出新的植株,繼續它們的生命旅程。在露地栽培紫茉莉時,需要確保土壤層足夠深厚,因為它酷愛疏松肥沃的土壤。當采用盆栽的方式培育時,可用一般的花卉培養土,就能滿足它的生長需求。此外,紫茉莉在生長過程中,如果能夠得到一些遮蔽,它的長勢會更加旺盛。

雖然紫茉莉歷經千辛萬苦移民到我國,也許做夢也沒料到,2013年卻被列為入侵植物。盡管如此,民間依然有它的傳說。

在古老傳說中,有一位被人們稱頌為智慧與善良化身的仙人,名為玄道真人。他居住在神秘色彩的仙境之中,那里云霧繚繞,風景如畫,是凡人難以觸及的圣地。然而,在那個時代,人間正遭受著疾病的肆虐,百姓飽受病痛的折磨,生活充滿了苦難。

玄道真人不忍心看到人類的痛苦,于是,開始尋找能夠幫助人類的方法。

無數次尋找,他發現一種名為紫茉莉的神奇草藥。這種草藥擁有著非凡的治療能力,能夠治愈多種疑難雜癥,但是,產量太低了。玄道真人決定將紫茉莉帶回仙境,開始培育和繁殖。又經過無數次的嘗試,終于成功培育成片的有極高藥用價值的紫茉莉。玄道真人并沒有將紫茉莉私藏,而是慷慨地將培育方法傳授給人類。因此,無數人受益,疾病得以緩解,生活得到改善。

隨著時間的流逝,紫茉莉的名聲逐漸傳開,成為治療各種疾病的良藥,被廣泛應用于民間。然而,好景不長,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潛入人間。一位心懷不軌的邪惡巫師得知紫茉莉的神奇功效,心生貪念,企圖通過施加詛咒來破壞人間的平衡,從而奪取紫茉莉的力量為己所用。在他的詛咒之下,紫茉莉開始枯萎,其神奇的藥效也隨之消失,人間陷入疾疫的黑暗之中。

玄道真人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他不能坐視不理,決定拯救紫茉莉,恢復原有的力量。他踏上艱難的旅程,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一種名為“星辰露”的神奇仙丹。玄道真人將這顆仙丹灑向枯萎的紫茉莉,頓時,紫茉莉煥發出耀眼的光芒,它恢復其神奇的藥效,人間再次恢復往日的和平與安寧。

盡管紫茉莉是一介草夫,卻擁有相當粗壯的植株,其高度可達一米。它的根部非常肥厚,呈現出倒圓錐形,顏色為黑色或者黑褐色,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根部含有毒素,因此不可以食用。紫茉莉的莖干直立向上,外觀圓柱形,而且有很多分枝,莖干上要么完全沒有柔毛,要么稀疏生長一些細毛。在莖干的各個節點處,可以看到輕微的膨大現象。至于葉片,是卵形或者卵狀三角形,尖端逐漸變尖,底部則是截形或者心形,邊緣完整無缺,葉片的兩面都沒有柔毛,但葉脈卻明顯隆起,獨特的葉形,讓人聯想到丁香花的葉子,因此,紫茉莉就有了丁香葉、苦丁香或野丁香等別名。

紫茉莉在初夏時節開始綻放花朵,它的花期相當長,能夠持續到秋季霜凍來臨之前。花朵以數朵為一組,簇擁在枝條的頂端;每一個總苞內只孕育一朵花,而這些花朵并沒有真正的花瓣。它們的萼片是喇叭形,總苞是鐘形。紫茉莉的花被顏色多樣,除了最為常見的紫色之外,還有純潔的白色、溫暖的黃色,以及自然界中,通過雜交而形成的獨特鑲嵌色、條紋色和灑錦色等雜色。花絲非常細長,常常會伸出花朵之外,花藥球形,花柱是單獨一根,呈線形,同樣也伸出花外。花冠為漏斗形,邊緣有波狀的淺裂,但并不真正分裂成瓣。

童年的記憶里,紫茉莉和牽牛花總是難以區分,常常將它們混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發現這兩種植物有著明顯的區別。牽牛花,它是清晨綻放的花朵,大約在凌晨四五點鐘的時候,會準時綻開美麗的花瓣。除了作為觀賞植物外,牽牛花還有一項特別的身份,它中藥的名字叫牽牛子。牽牛子還有別稱,比如黑丑和白丑,被用于治療各種疾病,尤其利水消腫、消積化滯。而紫茉莉的花朵通常在午后四五點鐘開放,也被叫作夜飯花、晚飯花、燒湯花等。花朵散發出迷人的香氣,到了次日的上午,它們就會凋謝。

紫茉莉的果實是球形瘦果,是黑色的革質結構,表面布滿明顯的縱棱和精致的網狀紋理。果實被一層綠色的苞片包裹,最初它們的顏色是綠色的,但隨著成熟,顏色會轉變為深邃的黑色,并且質地變得非常堅硬。如果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果實,驚奇地發現它們的形狀酷似小巧的地雷,因此,紫茉莉在民間還被稱為“地雷花”。記得童年時,我喜歡收集它的種子,把它們當作玩具槍的“子彈”,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個充滿樂趣的童年。紫茉莉的種子不僅有趣,還具有藥用價值,清熱解毒、活血調經,還能滋補身體。

小小瘦果,深究其結構和特性時,會發現它相當“復雜”。在《中國植物志》中,它的果實被詳細描述為“瘦果狀摻花果”。所謂的“摻花果”,實際上是指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一部分原本屬于“花”的結構,經過特殊的演化,轉變成了果實的一部分。以紫茉莉為例,它的“花被筒”——也就是花的外層結構,在靠近苞片基部的位置,被包圍并保護著子房和蜜腺。隨著生長,這些部分會一起發育,最終形成了紫茉莉特有的“摻花果”。這種果實的質地非常堅硬,將其碾碎后,會發現里面包裹著白色的細膩粉末,這種粉末在顯微鏡下觀察時,有著令人驚嘆的精細結構。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說:“取其粉,可去面上癍痣粉刺。”

古人發現紫茉莉種子的胚乳碾磨成細膩的粉末,具有獨特的美容功效。此法逐漸在民間流傳,成為古代女性美容護膚的秘訣之一。明代高濂在《草花譜》中記載:“子有白粉,可傅面。”據歷史記載,崇禎皇帝對于喜歡用紫茉莉粉敷面的妃子情有獨鐘,因此,那時的后宮,紫茉莉被廣泛種植。妃子利用紫茉莉制作香粉,能夠達到神奇的效果,即不需施加任何鉛華,卻能讓使用者的面色看起來如同美玉一般光滑細膩。紫茉莉種子的用途,不再簡單了,也不僅僅是一種美容的手段,還間接參與后宮妃子們,為了爭寵而施展的各種小心機。

清朝皇帝乾隆比較愛花。有一次,他觀賞紫茉莉后,寫了一首詩:“艷葩繁葉護苔墻,茉莉應輸時世妝。獨有一般懷慊防,誰知衣紫反無香。”乾隆皇帝沒有聞到紫茉莉的花香,覺得它美中不足。自此之后,紫茉莉地位下降,喜歡用紫茉莉敷面的妃子和宮女們也不用它了,花匠也不種它了,文人也不寫它了。雖然有些夸張,但紫茉莉適應能力強,民間始終不那么稀缺。

想到紫茉莉的故事,也想到我的童年。紫茉莉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是那么有趣。它的花絲細長,花被筒滑過花柱時,那膨大的柱頭就像是精心設計的裝飾品,恰好卡在花被筒的基部,形成了一對天然的耳墜。這些耳墜的形狀和大小,就像是為耳朵量身定做的長款耳環,可以完美地放置在耳腔或者外耳道的入口處。那時,我帶上它的花朵,緩緩挪動腳步,花朵也會隨著輕輕晃動,既好看,又充滿靈動。可惜,現在的孩子們,似乎已經不再用紫茉莉來制作自然的玩具。

盤點記憶,感覺有十幾年沒有紫茉莉的消息,雖然它極易繁衍,又十分普遍,只因成了入侵物種,得人嫌處只緣多。 失聯后,這次再度與它相遇,卻格外親切,俯下身,聞著久違的花香。

(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 | 陳鳳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2020年獲得“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建區60周年長白山生態文明建設優秀志愿者”稱號。```

來源: 吉林科普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