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我的生活仿佛被“不慎跌倒”這個關鍵詞圍繞:三位年約四十歲的女士,相繼經歷了摔傷——一位同事上班途中滑倒,造成脛骨遠端骨折;另一位同事跌倒時胸部撞擊,CT提示多處肋骨骨折并伴少量氣胸;而我本人也在騎行共享單車轉彎時不慎摔倒,膝蓋與手腕留下了明顯淤青,除關節疼痛外,劇烈沖擊的還引發了持續一周的背部不適,所幸目前已有明顯緩解。我不禁重新審視骨骼健康的重要性:比她們多出的10公斤體重,是否在跌倒那一刻反而起到了“緩沖保護”作用?或許,這正提醒我們,骨骼并非只在老年人才需要關注,它在每一次跌倒中都在發出“求救信號”。
靜悄悄的疾病:骨質疏松不止屬于老年人
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慢性骨骼疾病,會顯著提高骨折風險。它之所以容易被忽視,是因為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癥狀。很多人直到一次輕微的碰撞造成骨折時,才驚覺骨骼已悄然“變脆”。我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中,女性骨質疏松患病率高達32.1%,男性亦達19.2%。更值得警惕的是,骨質疏松正呈現“年輕化”趨勢。現代職場女性以下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加速骨松進程:
1.過度防曬 約90%的維生素D依賴皮膚在陽光照射下合成。但部分白領常年采取物理防曬(面罩、長袖等)并搭配高倍數防曬霜,幾乎阻斷了這一通路。
2.過量喝咖啡 每杯200ml咖啡會消耗40mg鈣,若每日超過三杯,或累計攝入300mg咖啡因,可能加速骨鈣流失。
3.極端節食 當每日熱量攝入低于1200大卡時,鈣吸收率下降可達38%;而體脂率低于18%,還會干擾雌激素代謝,導致骨密度流失速率顯著上升。
保護骨骼健康,以下三點應值得踐行:
一、定期篩查骨密度 特別是40歲以上、有骨折史或家族史者,建議每1–2年接受一次骨密度檢測。
二、加強下肢力量和平衡訓練 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鐘的負重運動(如快走、爬樓梯、抗阻力鍛煉),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
三、合理攝入鈣與維生素D每日保持1000–1200mg鈣攝入,相當于500ml牛奶 + 200g豆腐。 建議每日15–30分鐘日曬(選擇清晨或傍晚紫外線較弱時段),必要時補充深海魚類或維生素D滴劑。
來源: 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