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隨著氣溫升高

涼鞋逐漸站上了鞋柜中的c位

但一些涼鞋的材質

可能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單純”

沉浸在能“露兩腳”快樂的同時

也要警惕

“清爽搭子”變身“健康刺客”

甚至可能有致癌風險!

先看一組硬核數據:

前不久,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無毒先鋒)在鞋類市場抽檢時就發現,抽檢的50雙涼鞋中有25雙鄰苯二甲酸酯含量平均超標365倍,最高超標倍數為509倍!怎么樣,是不是看得腳底板發涼?

此前,也有部分大品牌鞋子同樣出現過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的安全事故。

·涼鞋中的“隱形殺手”,是這種有毒物質在作祟!

涼鞋(尤其是PVC材質)中的有害物質主要就是上文中出現的“鄰苯二甲酸酯”,也就是俗稱的“增塑劑”。

增塑劑主要的用途是增加各種塑料產品的彈性和柔軟性,若生活用品(如鞋子)需使用這種增塑劑,其用量通常受到嚴格的國家標準限制,一般不得超過0.1%

然而,市面上有很多不合格產品存在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的問題,一旦超量的鄰苯二甲酸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或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

01

可能會擾亂內分泌系統,干擾性激素分泌,甚至導致性早熟。

02

嬰幼兒和兒童常有啃咬、吮吸物品的行為習慣。需要警惕的是,如果他們長期啃咬或舔舐不合格的塑料制品(例如某些含有毒增塑劑的劣質玩具、拖鞋等),有害化學物質可能被攝入體內并逐漸積累,導致中毒風險,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癥狀。

03

若經常碰到鄰苯二甲酸酯類含量高的東西,還可能影響生殖系統發育,導致男性精子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女性卵巢功能異常以及早衰。

04

鄰苯二甲酸酯還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這種毒物可能直接進入細胞,可能誘導DNA損傷、導致內分泌紊亂等,增加致癌風險。若是妊娠女性經常接觸它,它侵入的是生殖細胞的話,則可能導致流產、畸胎或遺傳疾病。

·風險尤其高!這兩種涼鞋盡量別選

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的鞋類主要集中在以下2款鞋子上:

1、PVC(聚氯乙烯)塑料材質鞋類:

常見如洞洞鞋、水晶鞋、果凍鞋等,兒童涼鞋是重災區。

2、低價網購鞋類/地攤便宜鞋子:

多數超標鞋子都為“三無產品”(無品牌、無標識、無質檢),不良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可能使用工業廢料加工的劣質增塑劑。

因此,盡量不要購買三無產品。在大型商超和品牌門店購買合格產品,需留意產品是否標注生產商信息、執行標準等信息。若線上購買相關產品可要求商家提供檢測報告原件,重點查看“檢測結論”頁“樣品描述”頁,看是否有鄰苯二甲酸酯等物質超標問題。

另外買拖鞋、涼鞋以及塑料玩具用品時,盡量不買材質太過柔軟的以及顏色過于鮮艷的,避免有害物質超標。

值得注意的是

涼鞋暴露的“塑料毒物”問題并非孤例

這只是我們生活中“塑料圍城”的一個縮影

在與塑料的日常相處中如何守住健康?

元元醫生來支招啦!

·記住四招,將“塑料毒物”一網打盡!

01減少塑料制品使用:

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瓶、塑料袋和塑料餐具。可以選擇玻璃、不銹鋼或陶瓷材質的容器來盛裝食物和水。

02注意飲食安全:

海產品的內臟,如魚腸、貝類內臟等,微塑料含量相對較高,建議少吃。此外,避免用塑料容器加熱食物,尤其是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高溫會加速塑料中微塑料的析出。

03改善生活習慣:

多喝煮沸后的白開水,減少瓶裝水的攝入。同時,少穿化纖衣物,選擇天然纖維(如棉、麻)材質的衣物,以減少微塑料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的風險。

04保持室內清潔:

定期開窗通風,能夠有效降低室內微塑料的濃度。使用濕式清潔方式,如濕拖把拖地,可以避免微塑料在空氣中飛揚,降低室內微塑料污染。

·塑料制品,這樣用更安全!

1、礦泉水瓶:

不建議用礦泉水瓶重復盛裝食物。可以臨時裝油,但不能放在過熱的地方,比如灶臺邊。需要定期更換,也不要裝酒。

2、塑料容器:

選無異味、無黑點的。注意看底部的回收標識(三角形數字)和適用說明(如是否食品級、可否微波加熱)。

3、塑料袋:

選表面光滑、聲音脆的。用于接觸食品時,務必選擇明確標注‘食品級’或‘食品用’的塑料袋。

4. 餐盒、打包盒

盡量避免加熱。

來源: 四川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