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對于準媽媽們來說,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喜悅背后,分娩時的疼痛也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恐懼陰影”。

近年來,隨著分娩鎮痛技術的推廣,為眾多準媽媽帶來了希望,但隨之而來的,是“分娩鎮痛會導致腰疼”這一說法的廣泛流傳,讓不少準媽媽選擇時猶豫不決。

這種說法是真的嗎?長沙江灣婦產醫院麻醉科醫生站出來辟謠了!

分娩鎮痛的原理

在了解真相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分娩鎮痛。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分娩鎮痛方法是椎管內分娩鎮痛。

簡單來說,就是由專業的麻醉醫生在產婦的腰椎間隙進行穿刺,將一根很細的導管置入硬膜外腔或蛛網膜下腔,通過這根導管間斷或持續地注入小劑量的局麻藥和鎮痛藥,從而阻斷分娩時疼痛信號的傳導,達到減輕或消除分娩疼痛的目的。

這種方法不僅鎮痛效果確切,還能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保持清醒,自由活動,積極參與分娩過程。

“腰疼謠言” 的產生原因

之所以會有“分娩鎮痛導致腰疼”的謠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部分產婦在分娩后出現了腰疼的癥狀,便將其歸咎于分娩鎮痛。

然而,這種因果關系其實是錯誤的。產婦在分娩后出現腰疼,主要是由以下多種因素導致的,和分娩鎮痛并沒有直接關聯。

首先,在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不斷生長發育,孕婦的腹部逐漸增大,身體的重心會向前移動。為了保持身體平衡,孕婦的腰部肌肉需要持續處于緊張狀態,腰椎也會向前突出,這會使腰部肌肉和腰椎承受較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腰部肌肉勞損和腰椎的生理曲度改變,從而引發腰疼。

其次,分娩過程本身對產婦的身體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以順產為例,分娩時產婦需要不斷用力,腹部肌肉強烈收縮,這會間接增加腰部肌肉的負擔,導致肌肉疲勞和損傷,引起疼痛。

此外,產后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加重腰疼癥狀。比如,產后需要長時間哺乳,很多產婦為了方便照顧寶寶,常常保持彎腰、低頭等不良姿勢,這會進一步加重腰部肌肉的負擔;還有些產婦在產后過早地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沒有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同樣會導致腰部疼痛。

聽聽專業麻醉醫生怎么說

雖然在進行椎管內分娩鎮痛時,需要在腰部進行穿刺,但這種穿刺操作是在嚴格的無菌技術和規范的操作流程下進行的,而且穿刺針非常細,對腰部組織造成的損傷極小,大多數產婦在穿刺部位的輕微損傷會在短時間內自行修復。從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踐數據來看,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分娩鎮痛會直接導致產婦長期腰疼。

相反,分娩鎮痛還能為產婦帶來諸多益處。它可以有效減輕分娩時的劇烈疼痛,降低產婦因疼痛產生的應激反應,減少體內兒茶酚胺的釋放,從而避免因疼痛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情況,保障產婦和胎兒的安全。

同時,產婦在相對舒適的狀態下分娩,能夠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節省體力,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也有利于產后身體的恢復。

如何預防產后腰疼?

1.均衡合理飲食:特別是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攝入,適當的肉類、蛋類、奶類,含鈣豐富的蝦皮、牛奶、中晚期補充鈣片、多曬太陽;避免體重增加過多加重腰部負擔;

2.良好睡姿:孕晚期左側臥位緩解子宮供血不足、使用護腰枕;

3.心理調節:多休息、接受身體變化、和家人多溝通、適當運動、專業指導等;

4.喂養姿勢:搖籃抱——坐在有扶手的椅子、在寶寶身下墊一個墊子、腳放在小凳子上;側躺——適合剖宮產后和寶媽需要休息時;橄欖球抱——適合雙胎、早產及含乳困難寶寶;斜倚抱或者半躺式。

5.產后還可以通過熱敷、按摩以及專業產康等方式促進腰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如果腰疼癥狀較為嚴重,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綜上所述,“分娩鎮痛會導致腰疼” 是一個沒有科學依據的謠言。準媽媽們不必因此對分娩鎮痛產生恐懼和誤解,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分娩鎮痛,在減輕分娩痛苦的同時,以更加輕松、愉悅的心情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江灣婦產醫院 劉微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長沙江灣婦產醫院 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