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地膜是一種常用于農業生產中的覆蓋材料,能夠有效提高作物的生長環境,改善土壤的溫濕度條件,并控制雜草生長,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地膜的使用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地膜使用的廣泛性,關于其材料組成以及對環境影響的討論也日益增多。

一、農用地膜的材料

農用地膜一般是由高分子塑料制成的,主要的材料包括以下幾種:

1、聚乙烯(PE)

聚乙烯是最常見的農用地膜材料,占市場上大部分地膜的份額。聚乙烯地膜具有很好的抗拉強度和耐候性,能夠有效抵抗外界的紫外線和高溫,因此在農田中使用壽命較長。它通常用于大棚、地面覆蓋等農業用途。

2、聚丙烯(PP)

聚丙烯材料較聚乙烯更為堅固,耐高溫、耐腐蝕性較好,適合用于高溫環境下的農田覆蓋。聚丙烯地膜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但由于其價格相對較高,使用范圍不如聚乙烯廣泛。

3、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地膜在一些特定的農業生產中有所使用,尤其是在溫室和溫控大棚內。它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和穩定性,但不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材料靈活,因此通常用于需要較高穩定性的環境中。

4、生物降解材料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發逐漸進入市場。生物降解地膜主要由植物淀粉、聚乳酸(PLA)等天然材料制成,能夠在使用后自行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長期污染。雖然這種地膜在價格上可能較高,但其在環保方面的優勢逐漸受到關注。

二、農用地膜對環境的影響

雖然農用地膜對農業生產有諸多益處,但其對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環境影響:

1、塑料污染

最主要的環境問題來源于傳統塑料地膜(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使用。這些材料的分解過程極其緩慢,地膜通常需要數百年才能完全降解。農民常常在收獲后將地膜隨意丟棄,或因回收不徹底而導致大量廢棄地膜堆積在田間、道路邊甚至水體中,形成嚴重的塑料污染。

塑料地膜的廢棄物不僅影響農業土地的質量,還可能通過風力、雨水等途徑進入河流、湖泊,最終污染生態環境。它們還可能對野生動植物造成危害,特別是水生生態系統中,塑料垃圾對水質、動物的生存產生潛在威脅。

2、土壤健康問題

長期使用塑料地膜會影響土壤的自然透氣性和水分滲透性。地膜的覆蓋會阻止雨水或灌溉水進入土壤,導致水分積聚在土壤表面,長期下來,土壤可能出現板結現象,降低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長環境。此外,地膜材料的殘留也可能通過微粒污染土壤,影響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進一步加劇土壤質量的下降。

3、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塑料地膜的殘留物和垃圾不僅僅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影響,還可能對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野生動物誤食或被困于廢棄的地膜中,導致傷害甚至死亡。此外,地膜的廣泛使用會影響自然植被的生長,破壞生態系統的原生狀態。

4、資源浪費與能源消耗

制造塑料地膜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石油資源,并釋放一定的溫室氣體,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和環境負擔。雖然塑料地膜能在短期內提高農業生產效益,但其制造、使用和廢棄所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環境壓力,不容忽視。

三、如何減少地膜對環境的影響?

隨著塑料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采取措施,減少地膜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以下是一些應對措施:

1、推廣生物降解地膜

生物降解地膜可以在使用后通過自然環境降解,減少對環境的長期污染。盡管目前生物降解膜的成本較高,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未來有望成為替代傳統塑料地膜的主流材料。

2、加強地膜回收利用

加強地膜回收是解決塑料污染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建立地膜回收體系,農民可以在使用后將廢棄地膜回收到專門的回收站進行處理和再利用。這不僅能減少地膜的環境負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3、推行循環農業模式

循環農業模式強調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在這一模式下,農用地膜的使用將更加注重環境影響,地膜的生產、使用、回收和處理將形成一個閉環,最大程度地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

4、政策支持與公眾教育

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發和應用尚需政府政策支持。同時,公眾的環保意識也需要加強,農民需要認識到合理使用地膜、回收地膜的重要性,從而減少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結語

農用地膜作為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工具,對提高作物產量、改善生長條件有著積極作用。然而,傳統地膜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未來,隨著生物降解地膜和回收技術的進步,我們有望減少塑料地膜的環境負擔,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和諧共存。

來源: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藏西旱地農業科普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