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在我們的頸部喉結下方,它雖然只有拇指般大小,卻是掌控全身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能量平衡的“總指揮”。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提醒,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尋常的“小毛病”,可能是藏在您頸部深處、一只形似蝴蝶的重要器官——甲狀腺在發出警報信號,不能忽視。
認識身體的“調控大師”——甲狀腺
1.情緒調控器:激素失衡時,可能導致焦慮易怒或抑郁消沉。
2.代謝指揮官:激素過多,人可能“狂吃不胖”;激素不足,則容易“喝水都胖”。
3.能量調度員:激素水平正常,人精力充沛;分泌不足,則整天犯困、萎靡不振。
4.心跳調節師:激素過多會讓人心慌心悸,感覺心臟要跳出來。
這只“蝴蝶”一旦不安分,就會引發一系列甲狀腺疾病,擾亂我們的生活。
甲狀腺疾病的預警信號:別忽視身體的“呼救”
甲狀腺疾病分為功能異常(激素分泌問題)和結構異常(形態變化)兩大類。
一、功能異常類疾病:激素失衡的煩惱
1.甲亢
病因常見:最常見的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次是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
典型表現:怕熱、多汗、心慌手抖、失眠易怒、食量大增卻消瘦、部分患者會出現眼球突出(突眼)。
2.甲減
病因常見:最常見的是橋本甲狀腺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也是自身免疫病;甲狀腺手術或碘131治療后、碘缺乏或過量也可能導致。
常見癥狀:怕冷、乏力嗜睡、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體重增加、便秘、皮膚干燥粗糙、毛發稀疏。
二、結構異常類疾病:結節與癌的警示
1.甲狀腺結節:脖子里的“小疙瘩”
非常常見,大多為良性,約5%-15%的結節可能為惡性(甲狀腺癌)。
危險信號(需警惕):結節在短期內快速增大、摸起來質地堅硬、固定不動、伴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頸部出現異常腫大淋巴結也要注意。
2.甲狀腺癌:早發現,莫恐慌
約90%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如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這類癌生長相對緩慢,早期發現并及時規范治療,治愈率超過90%。
科學防治三步走:守護“生命之蝶”
面對甲狀腺問題,科學應對是關鍵:
一、精準診斷:找根源
1.功能檢查:抽血檢測 TSH(促甲狀腺激素)是篩查甲狀腺功能的“金標準”,結合 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4(甲狀腺素) 水平分析,能準確判斷是甲亢、甲減還是功能正常。
2.結構檢查:甲狀腺超聲是首選的無創檢查,醫生會根據結節特征,初步判斷良惡性風險。
3.必要時的穿刺活檢:對超聲提示可疑惡性的結節,進行細針穿刺抽吸活檢(FNAB) 是明確結節性質(良性/惡性)最可靠的方法。
二、個性化治療:定方案
明確診斷后,醫生會根據疾病類型、嚴重程度、患者年齡及意愿等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三、日常防護要點:重防范
1.科學補碘:
普通人群:無需刻意大量補碘,正常食用合格碘鹽即可滿足需求。避免長期、大量攝入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
已患甲狀腺疾病(尤其甲亢、橋本甲狀腺炎)者:補碘需嚴格遵醫囑。
2.壓力管理:
學會調節情緒,保持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堅持適度運動。
3.定期篩查:
普通人: 建議每年進行1次甲狀腺檢查,包括頸部觸診和TSH血液檢測。
高危人群: (如有家族史、童年期放射史、已知甲狀腺結節、自身免疫病患者、計劃懷孕或已懷孕女性) 應每6個月復查或在醫生建議下更頻繁檢查,通常包括TSH和甲狀腺超聲。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提醒,甲減患者務必堅持服藥,終身替代治療是安全的。擅自停藥可能導致乏力加重、水腫,甚至誘發粘液性水腫昏迷等危險狀況。
甲亢患者在病情未控制前,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危險。待病情穩定后,可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恢復運動。
甲狀腺疾病雖然發病率高,癥狀表現多樣,但絕大多數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關鍵在于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念 ,讓我們共同用心守護好頸部的這只“生命之蝶”。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普通外科 毛嘉 田娟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毛嘉 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