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幾乎人人都經歷過,但有一種痛容易被忽視,卻讓人坐立難安、翻身困難——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我們的腰椎像一串骨頭塔,第三塊腰椎(L3)正好卡在中間,它比其它腰椎長一點,像兩側長著一對“小翅膀”,醫學上叫橫突。這對“小翅膀”是脊椎中最長的,像掛鉤一樣連著腰肌、韌帶。

彎腰、扭身時,這些肌肉韌帶就靠橫突撐著。當這些肌肉和韌帶受到損傷或過度牽拉時,容易導致橫突周圍的無菌性炎癥。

此外,長期的不良姿勢、腰部過度勞累、腰部外傷等因素也可能誘發該疾病。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一種主要發生在青中年群體中的腰部疾病,久坐族、體力勞動者、運動達人等,尤其容易被這種病癥盯上。

腰三橫突綜合征的主要癥狀是腰部疼痛,腰帶位置正中或偏一側;疼痛可向臀部及大腿后側放射,但一般不過膝;疼痛性質多為鈍痛或酸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后減輕。

患者常伴有腰部活動受限,彎腰、扭轉等動作時疼痛加劇。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腰部肌肉緊張、痙攣等癥狀。遇到上面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的病史,怎么痛的、痛多久了、什么時候加重的,醫生會通過觸診檢查第三腰椎橫突部位是否有壓痛、腫脹,以及腰部肌肉是否有緊張、痙攣等情況。

通過影像學檢查,如X光(看骨頭)、CT/MRI(查軟組織)等可幫助醫生了解腰椎橫突的形態及周圍軟組織的情況,排除其它可能引起腰痛的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傳統治療,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雖有一定療效,但往往存在治療周期長、復發率高、副作用明顯等問題,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治療方法——**基于整體力學的超聲可視化第三腰椎注藥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整體力學強調從患者的整體姿勢、動作出發,分析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發病機制,從而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治療過程中,通過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情況,調整姿勢、糾正不良運動習慣,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超聲可視化技術是一種無創、實時的影像技術,能夠清晰地顯示腰椎橫突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結構和病變情況。在治療期間,醫生可在超聲引導下精準地定位病變部位,進行精準注射藥物操作。

這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準確性,減少了誤傷周圍組織的風險,還能夠實時觀察治療過程中的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脊柱外科專家提醒:

1.如果腰痛反復超過2周,別硬扛!

2.早查早治才能避免小毛病拖成大問題。

3.讓超聲引導治療還您健康腰椎。

脊椎可是身體的“頂梁柱”,必須好好愛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株洲市三三一醫院 范嗣龍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92)

來源: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 范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