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溫度高起來,不少人不懂得保護自己,就很容易中暑。這個時候,各種防暑招式也在高聲叫賣:喝醋吧、喝綠豆湯吧、洗涼水澡吧,還有冰鎮飲料、藿香正氣水等。有的市民可能在心中嘀咕,隨便熱吧,反正有空調,大不了咱躲在空調屋里不出門,看你能奈何?從表面上看,您吹空調、喝冷飲、避暑熱,似乎遠離了中暑——其實不然。
中暑是夏季感受暑熱之邪所致的主要病癥,也是夏季最容易發生的疾病。一般分為陽暑與陰暑。我們先說陽暑。明代醫家張介賓《景岳全書·雜證謨》說:“陽暑者,乃因暑而受熱者也。”他說,“凡以盛暑烈日之時,或于長途,或于田野,不辭勞苦,以致熱毒傷陰,而病為頭痛、煩躁、肌體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或無氣以動等證,此以暑月受熱,故名陽暑。”陽暑通常見于長時間在太陽暴曬下的勞動者,譬如建筑工、環衛工、運動員、旅行者等,他們癥狀基本是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精力渙散、四肢發麻等,如不及時調理休息,甚至會出現熱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重癥中暑,又稱“熱射病”,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盁嵘洳 笔且环N致命性疾病,其主要癥狀是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甚至出現昏迷。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要迅速讓中暑者脫離高溫高熱場所,轉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如果神志清醒,沒有惡心、嘔吐,可以飲用淡鹽水、清茶等,同時用電扇、空調散熱降溫。注意兩點:其一是冷風不能對著中暑者直吹;其二是把患者身上的汗液擦干再吹。
第二,如果有條件,用冰鎮的飲品,如涼茶、冰鎮啤酒、冰鎮礦泉水、冰袋等,放置在患者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降溫。
第三,在“熱射病”發作之際,不能匆忙灌服冷水?!俄n非子·解老第二十》云:“道譬諸若水,溺者多飲之即死,渴者適飲之即生”這兩句話的大意是,水能害人,即“溺水者飲之即死”,也能救人,即“口渴者飲之即生”。韓非雖然說的是哲學問題,倒也適合暑熱飲水。最好的飲品,應該是綠豆湯,既能清熱解暑,也可止渴利咽。此外,桃子和香蕉,也是不錯的防暑水果。而效果最好的則是西瓜,西瓜是天然的“白虎湯”,能夠清熱去暑,也生津解渴。至于油炸、煎烤食品,就要暫時遠離了。
第四,輕度中暑,可以掐壓、點按大椎、曲池、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位。若病人神色恍惚,失去知覺,可掐人中、中沖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第五,如果患者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情況,必須馬上送往醫院了。
治療中暑的中成藥,首選仁丹。仁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止嘔的功效,主要用于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等病癥。另外也可選用六一散、清開靈口服液、人參白虎湯等。
夏天氣溫高,人們容易出汗,有些人喜歡吃冰鎮的東西來預防中暑;還有些人感覺很疲倦,做事都提不起勁,整天沒精打采。這種情況,其實是由于大量出汗造成的。汗為心液,呼呼冒汗,消耗的是人體的血啊。心主血,一旦臟腑缺血,它就帶動不起周身功能,于是就心慌氣短,萎靡不振。給大家推薦一種“能喝的空調”——生脈飲口服液。生脈飲中,人參強心、麥冬清心,這兩樣大補氣津,補充暑熱消耗的物質基礎,五味子能收斂,把炎熱亢盛外散的脈勢收住,以免消耗過度,同時它跟人參、麥冬合在一起,起到酸甘化陰、生長津氣的作用。為什么叫“生脈飲”呢?就是說傷氣津后,“脈”里頭的氣血津液這些物質基礎大量流失,“脈”是空的,而生脈飲直接能幫“脈”里頭填補氣津,使脈道充盈,搏動有力,退火、補氣、再固氣,達到消暑和預防中暑的效果。需要注意,感冒和血糖高者不適合飲用生脈飲,高血壓與其他慢性疾病者飲用前要咨詢醫生。
來源: 醫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