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來襲,許多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糖比往常更低,患者擅自停藥,甚至半夜昏迷送醫!為什么夏季血糖容易偏低?哪些因素會導致患者昏迷?
夏季血糖"隱形下跌"的3大元兇
胰島素“變強”了
1.高溫環境下,人體對抗寒冷的腎上腺素分泌減少,胰島素作用更顯著,導致血糖利用率升高。
吃少了,動多了=雙重暴擊
2.夏季食欲減退、飲食減少,加之晝長夜短、睡眠不足,戶外活動增多,加速血糖消耗。
胰島素“加班”了
3.研究表明,夏季人體胰島素分泌量較其他季節更多,這就好比胰島素在夏季“加班加點進一步”,促使血糖下降。
擅自調藥的隱藏風險
部分糖友發現血糖降低后自行減少或停用降糖藥,這種做法可能引發:
01.血糖“過山車”
血糖劇烈波動會加速血管內皮損傷,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血糖波動越大,慢性并發癥(如腎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越高。這就好比血糖在玩“過山車”,身體也跟著“遭殃”。
02.低血糖昏迷:危險的“甜蜜陷阱”
如果未及時補充糖分,可能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甚至危及生命。低血糖昏迷發生前,患者可能會感到心慌、頭昏、饑餓、手抖、冒冷汗等。如果不及時處理,病情會進一步發展,甚至進入昏迷。
夏季血糖管理指南
01.藥物調整
雙胍類、糖苷酶抑制劑等溫和降糖藥一般無需調整。
磺脲類、胰島素等強效藥物需醫生根據數據精準調量。
02.運動與飲食
飲食:夏季食欲不佳,但糖尿病患者需仍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建議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并注意定時定量進食。
運動:適當增加運動量,但要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引發中暑或低血糖。
03.血糖監測
使用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應每周有一天測量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睡前血糖。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調整胰島素劑量。
04.急救準備
糖尿病患者在夏季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幾粒糖果和糖尿病卡片。一旦出現低血糖癥狀,可以及時自救或被他人急救。糖尿病卡片上應注明患者的姓名、聯系方式、病情、用藥情況等信息,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及時得到救治。
警惕夏季高發糖尿病急性并發癥
夏季糖尿病患者出現這些急性并發癥,也會導致昏迷。
酮癥酸中毒
簡單的說,酮癥酸中毒就是這兩件壞事同時嚴重發生:胰島素嚴重缺乏和脫水。沒有足夠的胰島素,為了獲得能量,身體就會開始分解脂肪,分解脂肪會產生酮體。正常情況下,酮體通過腎臟隨尿排出。但是在酮癥酸中毒時,酮體產生得太快,肝臟和腎臟來不及將酮體消耗,酮體儲留在血液中,使血液變酸。與此同時,因缺乏胰島素,血糖持續升高,可是身體不能利用。
高滲性昏迷
常見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極高。臨床表現與酮癥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沒有酮體,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滲透壓很高,患者很容易發生昏迷。處理和搶救的原則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相近。
乳酸酸中毒
雙胍類藥物可增加糖的無氧酵解,使乳酸生成增加,當乳酸增加的數量超過了肝臟和肌肉的攝取以及腎臟的排泄極限時,就會發生乳酸酸中毒。在此基礎上合并昏迷者,稱為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昏迷。癥見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倦怠,乏力,呼吸加深加快,逐漸陷入昏迷狀態。
低血糖性昏迷
它是糖尿病昏迷的一種嚴重的急性并發癥。它使糖尿病迅速惡化,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常見的原因有:胰島素用量過大或口服降糖藥用量過大而進食少;增加了運動量,但沒有相應增加食量。在低血糖昏迷發生前,病人常常感到心慌頭昏、饑餓手抖、冒冷汗等,這時立即進食甜食便可化險為夷,否則病情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煩躁、抽搐、精神失常,進入昏迷。
編輯 | 李冠妍 審核 | 張廣有
來源: 全科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