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叔陽
《理想的風箏》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綠
在春風里盡情飄擺
舒展著自己的腰身
連翹花舉著金黃的小喇叭
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
三月花事繁。春風吹遍大江南北,街頭上、路兩旁、公園里一片片黃色的海洋,便綻放開來,讓人真切感受到濃烈的春的氣息。其中,那團團簇簇在春風中搖曳的淺黃色花朵,涌動如金波,便是報春使者——連翹。
連翹,其名字早在《爾雅》中就有記載:“連,異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則是本名連,又名異翹,人因合稱為連翹矣。連翹為木犀科植物,花開時滿枝金黃,其形狀猶如金光閃耀的綬帶,所以古人又稱之為黃綬帶。
“一串金”是珍貴的連翹
說起率先開花的報春使者,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迎春花”,這種植物的花朵非常漂亮,開在枝頭上像一串金子做的花。所以,一看到那些開得熱熱鬧鬧的黃花,就默認為是迎春花。實際上城市里栽種的灌木狀的早春黃花,算上真正的迎春花在內,至少有6、7種之多,而“大隱于市”的連翹便是其中一種,但是它卻常被人錯誤地認成是迎春花,倍感冤屈。
連翹和迎春花同為木犀科植物,開得花都是黃色得,且開花時間差不多。但其實它們倆并不難區分。迎春為茉莉屬,連翹為連翹屬,一般情況下迎春花開花略早,花瓣和整朵花形都是圓形的,類近梅花,花瓣5至7瓣不等,而且開放的時候花朵都仰臉向上。連翹的花瓣長而略尖,一般4瓣,開放時整朵花形不會張得很開,有點像昆蟲微微振翅時的樣子,而且幾乎所有的花都是低著頭開的。
連翹花 迎春花
連翹花的花瓣大,而迎春花的花瓣小;連翹花結果實,而迎春花很少有果實。連翹花枝條是淺褐色木質感,枝條粗大能長成樹,枝葉往上長;迎春花的枝條是綠色油潤的的,且枝條較細,枝葉往下垂。如果不小心折斷了它們的枝條,我們還會發現,迎春的枝條中間是實心的,而連翹枝條是中空的。
怎么樣?現在是不是覺得可以分得清迎春和連翹啦!學以致用,現在正是迎春和連翹的花期,大家出去踏春,可以在戶外去觀察一下它們哦!
連翹背后的美麗傳說
在河南新密市岐伯山上,岐伯墓東有一個地方叫大臣溝。溝上溝下遍布連翹,連翹不僅是一劑名貴中藥材,而且是一種適宜觀賞的景觀樹,其葉是久傳盛名的茶品原料,其果是清熱解毒的佳品。說起連翹來,還流傳著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相傳,五千年前岐伯在這里采藥、種藥,岐伯有個孫女叫連翹,一日岐伯和孫女連翹在山上采藥時,岐伯自品自驗一種藥物,不幸中毒,口吐白沫,神昏腦脹,雙目直視,不省人事,在病情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嘴里不停地喊著:連翹、連翹。
連翹看爺爺中毒嚴重,淚流滿面的抱著爺爺哭喊著:救命!救命!連翹呼喊很久無人應答,情急之下順手捋了一把身邊的綠葉,在手里揉碎后塞進爺爺的嘴里。沒想到岐伯把綠葉咽下肚里,竟慢慢蘇醒過來,面舌如常。
連翹攙扶著爺爺回到家里,進行藥物和膳食的調養,岐伯仙師逐漸恢復健康。從此,他開始研究起這綠葉來,經過多次試驗,發現這綠葉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效果甚佳,便把這綠葉記入他的中藥名錄,取名為連翹,以孫女代名,又在他居住的大臣溝里栽種了許多連翹,故事流傳至今。
連翹供藥用的部位是它的含有種子的蒴果,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果子在秋季慢慢成熟,初熟之果實蒸熟曬干后尚帶綠色,稱為“青翹”;熟透的再曬干蒸熟后是黃色的,則叫“老翹”。無論青翹還是老翹,都是著名的銀翹片、銀翹散等中成藥的主要原料。
關于連翹藥用的兩三事
詩經中寫,“千步連翹不染塵,降香懶畫蛾眉春。虔心只把靈仙祝,醫回游蕩遠志人”。講的是連翹的藥用功能。
作為傳統常用中藥材,連翹的應用歷史悠久,最早入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從它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出發,主治外感風熱、溫病、癰腫、丹毒、瘡瘍等癥狀。而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則首開成方用連翹治療外感熱病之先河。但自漢后至宋代,應用其治療外感熱病卻相對較少。直到明未清初溫病學派形成完整體系,方使得連翹被廣泛應用于溫病的治療。
據現代藥理研究,連翹有較廣的應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是與金銀花連翹配伍,達到清熱解毒功效。這兩個藥皆為苦寒之品,配對使用,可以達到清心除煩、涼血解毒之功,還可用于口舌生瘡、尿赤短澀、瘡瘍腫毒。2019年,因新冠病毒肆虐備受推崇的連花清瘟膠囊,便是由連翹、金銀花、炙麻黃、炒苦杏仁等組成,用于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咽喉腫痛、流膿鼻涕、頭痛發熱等癥狀。
除此之外,連翹還是一味很好的止嘔藥
咱們常用的保和丸中用連翹就有此意。但是這點溯及中國歷代本草及醫學專著均無記載。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在公元5世紀,中國醫學由朝鮮傳入日本,成為日本漢方醫學的起源。而連翹的這個功能便是由日本學者在臨床應用中發現的。著于日本亨保年間(清朝雍正年間)《藥籠本草》有記述:大人小兒嘔吐不止,可用連翹加入任何藥方之中。
連翹茶原來也有故事
連翹的葉子據說也很有價值,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美容養顏。如果用來泡茶幽香沁人肺腑,能夠敗火,堪稱北方的“涼茶”。
據說,在河北太行山東麓河北省武安市西部深山區,有個小村莊叫艾蒿坪村,因村民少病絕癌,世代長壽,壽命均在85歲以上而得名“長壽村”。長壽村西南坡的大山溝里,生長著一溝的連翹樹,甚至有據說幾百年樹齡的連翹樹長到了手腕粗。每年開春,山民們家家戶戶都會派專人拎著大筐小筐來采摘那些嫩綠的新芽,制作成茶葉,叫連翹茶。
在長壽村的山民家里,大都儲存有幾大口袋的連翹茶。村民們說這些連翹茶相當于他們的“糧食”。村民說:“連翹茶就長壽村這邊的山上有,旁的三五百里地沒這個東西,就是七八百里地也沒有,這個茶祛火、消毒,你要是頭痛腦熱的喝兩缸子,不能說馬上就好吧,明兒也差不多了。”
**但是,在這里必須要提醒大家注意,**連翹雖然是無毒的,但它并不是藥食同源之物,它是藥物,而且它制作茶葉比較繁瑣,大家也不要隨意采摘來泡茶喝哦。就算是入藥,也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正確且按量來食用哦。
來源: 安利植物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