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 上午,紀念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題科普活動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志愿者表彰大會在該館二樓學術報告廳舉行。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江蘇省地質學會、江蘇省古生物學會聯合主辦;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地質博物館、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承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副所長趙方臣、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理事長孫春雷、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校團委書記朱振飛、會計與審計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莊懷軍等領導參加,來自主辦、承辦及協辦單位嘉賓、志愿者代表以及中小學生和家長代表等80余人參加活動和科普報告會。

活動開幕式上,趙方臣代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致辭,向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他指出紀念世界地球日旨在進一步喚起大家對我們生存家園地球的保護意識,有效應對人類面臨的各類環境問題。尤其是讓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公眾走進博物館,了解地球46億年的演化歷史,觸摸億萬年前的遠古生命,探秘地球生命演化與環境之間的奧秘,有助于提升公眾對地球生命家園的保護意識。同時,本次活動為獲獎的優秀志愿者予以表彰,鼓勵年輕志愿者們繼續踐行社會責任,彰顯新時代青年的卓越風采。

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理事長孫春雷對活動的成功舉辦予以祝賀,他指出,“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希望更多公眾能夠呼吁身邊的人積極投身環境保護事業,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他表示江蘇省科普場館協會始終以增強科普場館促進公眾素質提高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影響力為使命開展相關科普工作。

朱振飛代表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發言,他對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支持表示感謝,并介紹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志愿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希望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攜手并進,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展現新時代大學生志愿者良好風貌,更好地服務當地、服務社會。東南大學楊林果同學作為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志愿活動中通過向公眾公益講解傳遞科普知識所獲得的內心喜悅和成就感。并表示希望能和其他志愿者小伙伴一起繼續發揚團結合作、奉獻友愛的志愿者精神,共同為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發展和繁榮而努力奮斗。

本次活動還舉行了志愿者服務基地揭牌及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棟和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莊懷軍共同簽署志愿者服務基地協議。孫春雷理事長與王永棟館長為獲得獎勵的志愿者頒發證書。

為紀念世界地球日,本次活動舉辦了達爾文大講堂主題科普講座。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蓋志琨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舒軍武分別帶來題為《人是魚變的?有什么證據嗎?》、《8200年前,紫金山下稻花香》的主題科普講座,兩位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人類的器官的起源演化與自然環境、水稻的早期馴化與人類生存和文明演化的密切聯系。

來源: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